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其乐融融的家 点击次数:8164

我爱我们幸福温馨的家,这里笑声朗朗,充满童趣和活力,既民主又有适度的约束;既怡然自乐,又一起同甘共苦。走进我们的家,永远都是那么的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夫妇都姓陈。记得在儿子三四岁时,朋友文芳故意捉弄稚嫩的儿子:“东东(儿子的乳名),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呀?”儿子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后,一本正经地的回答道:“今天跟妈妈姓,明天跟爸爸姓,后天再跟妈妈姓。”文芳顿时纳闷:“你爸爸妈妈不都是姓‘陈’吗?两个‘陈’字还不一样?”“是呀,阿姨,我妈妈的‘陈’字大点,爸爸的‘陈’字小点,能没有区别吗?”文芳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想不到这小不点竟然回答得这么幼稚可笑。当时在一旁的我也被儿子充满童趣的对答给惊呆了,这小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歪理呀?我不禁好奇地问儿子:“为什么说妈妈爸爸两个人的‘陈’字有大小的区别呢?”“妈妈,平时你不是老能指挥爸爸做事吗?爸爸不是也老呼你作‘老婆大人’吗?所以我想你的‘陈’字一定也比爸爸的‘陈’字大啦!”文芳听了捧腹大笑,弄得我和丈夫一脸的窘样。

为了不至于再发生上面那种笑话,我和丈夫深深觉得“称呼”问题非常严重。自结婚起,我和丈夫时而很随意的称对方为“老公”“老婆”,时而又肉麻的互称“娘子”“公子”,还真没有留意到这些称呼对已经有点懂事的儿子“毒害”至深。看来有些称呼在孩子面前是“儿童不宜”了。

为此,一家人专门认认真真地讨论起家庭称呼问题来,大家一致认为,直呼各人的名字,显然不够亲切。叫“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又长又费劲。丈夫于是提议按年龄大小顺序分别叫“大陈”、“中陈”和“小陈”,说这样既简单又亲切。我立即强烈反对,暂且不说它俗气,就说那个“中陈”听起来多像“忠臣”,岂不是叫我“做牛做马”,整天任凭他们父子左右使唤?分明是心怀不轨!

正当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儿子嘣出一句:“就叫‘大宝’、‘中宝’和‘小宝’得了。”我和丈夫忍不住捧腹大笑。这么幼稚的称呼也只有他们小孩子才想得出,再说这个“中宝”听起来多恶心呀。

后来,我脑子一亮,说:“干脆叫‘老大’、‘老二’和‘老三’算了,虽然是土气了点,但起码能避开那个难听的‘中’字。”

丈夫随即嘲笑道:“这样一来,我们不是和儿子同辈了吗?”

我马上发挥我巧舌如簧的口才,分辩道:“那又怎样,我们父母的就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和孩子打成一片,关系如同朋友或兄弟姐妹,这样才说明我们几个关系够‘哥们儿’,而且又显现出我们家气氛轻松融洽,与众不同的特点。” 

最后,儿子和丈夫双双折服举手通过了,于是“老大”、“老二”和 “老三”这几个称呼就在我们之间快活地叫开了。

从此,在孩子的成长历程里,我们夫妇一直扮演着他的哥哥和姐姐的角色,是他童年的玩伴,是他的知心的朋友。时至今日,儿子都7岁了,平时,学校流传的一些游戏和活动,儿子回到家后定会兴冲冲地向我们介绍,接着一家人在家里玩耍嬉戏起来,一会儿东躲西藏,一会儿舞刀弄棍,一会儿又穷追猛打,弄得家里鸡犬不宁的。朋友和亲戚到家里做客,听到我们那不分辈分的特殊称呼,看到我们其乐融融的一家子,都笑呵呵地说我们是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