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文杰以前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每天放学后,就像小鸟一样吱吱喳喳地跟我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平时凡是写的、画的任何东西都会第一个拿给我看,那时,我们母子俩之间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秘密的。
可是自从儿子上了初中以后,性格逐渐变得孤僻懦弱,沉默寡语。每天放学回到家,他就径直钻进自己的房间,关在里面不知搞些什么。每个周末,总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等种种理由为借口,故意避免跟家人接触。更令我迷惑的是,他的书桌抽屉竟然不知什么时候上了一个牢牢的锁头……儿子种种诡秘、反常的行为,实在让人忧心忡忡。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会变得这样陌生?他到底有些什么秘密,要把我这个当妈的拒在“心门”之外?涉世未深的他,会不会因为缺乏辨别力和免疫力而结交了社会上的坏朋友?正值青春期的他,难道是早恋了?一股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担忧,和渴望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冲动如潮水般涌了上来,驱使我对那个抽屉里的秘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儿子居然是那么小心翼翼地防范着,总把抽屉的钥匙贴身挂在脖子上,让我没有任何乘虚而入的机会。
正当我为偷看儿子的秘密而苦思冥想的时候,机会却出人意料地自动送上门来了。
那天早晨,当我在儿子房间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桌面上竟然放着一条钥匙。这不就是儿子那个抽屉的钥匙吗?!呵呵,看来他一定是起床晚了,慌忙之中把钥匙落在这里的。我顿时心花怒放,立即拿起钥匙去开锁。拉开抽屉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奇怪!儿子何时开始有了写日记的习惯?日记里都记了些什么?为了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我毫不犹豫地拿起日记本翻阅了起来。
结果发现,日记里面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一部分是一些怀恋昔日同窗的感情宣泄,另外一些就是记录着学校里同学之间发生的芝麻绿豆的事情。当我翻到最后那几页时,其中的一篇日记引起了我极大的注意,它是这样写的:“今天,我在妈妈的梳子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根白头发,这是妈妈为这个家累的呀!为了表达我对妈妈的爱,我把这根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以做纪念。”看罢日记,我百感交集,心绪纷繁。是呀,这两年来,生活的奔波还真让我憔悴衰老了许多。如今儿子居然这么体贴和懂事,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这时,我有意想去看看儿子珍藏的那根头发,不料,找了半天都没看到白头发,我惊慌的以为是自己刚才不小心弄丢的,为了不留下偷看过日记的蛛丝马迹,我连忙对着镜子,从头上再找出一根白发拔了下来,夹在日记本的那一页里,然后把日记放好,锁上柜子,钥匙也按原来的样子小心地放回了桌面上。
中午时分,我像往常那样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儿子气冲冲地跑过来,愤愤地说:“妈妈,你太不道德了,竟然偷看我的日记!”
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偷窥,居然这么快就被儿子揭穿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马上假装出镇静的样子说:“日记?你写有日记吗?我可没有看过哦,你别乱冤枉人!”
“你一定是看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我在日记本上做了记号的,只要被人动过,我就会晓得。”儿子胸有成竹地说。
记号?这么说,儿子早就把我都当成“特务”了?!我既伤心又无奈。但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偷窥行为,我依旧振振有辞地狡辩着:“我说没看就是没看。既然你这么肯定日记被我看了,那你拿出证据来呀。”
“我们班同学说大部分的家长都爱看偷看孩子的日记,于是我特意用他们说的方法来考验考验你。其实抽屉的钥匙是我故意放在家里的,实际上那个的日记本里根本就没搁过白头发,显然这根白发就是您搁的,你说你的狐狸尾巴不是露出来了吗?”儿子扬着找来的“证据”,像个法官一样断定着我的“罪行”。
天,我晕!我万万没有想到,儿子竟然狡猾到用日记来误导我落入他的圈套。现在的孩子也太鬼精了!
“哦,是吗?就算是看了又怎样,难道小孩子有必要对家长保密事情吗?”我极力挽回自己的尊严。
“小孩又怎么啦?小孩也有隐私权!这是我的隐私,您这样做就是犯法!”儿子愤怒地顶撞了起来。
“什么?犯法?父母看看孩子的日记还犯法?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看看孩子的日记有何不可?再怎么也不能说是犯法那么严重!”我怒不可遏地大声斥责着。
“就是犯法了!你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信你立即打电话问问老师。”说完,儿子泪眼朦胧的把日记撕成碎片,掷得满地都是,然后气呼呼地躲进房间里,连午饭也不肯出来吃。
之后的几天,文杰产生了抵触心理,竟然和我“冷战”了起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母子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隔阂也更加深了。尽管我后来诚恳地向他道歉了,但他依旧是与我不共戴天。
为了改善和儿子的关系,周五这天,我下班时特意骑车到西城区那家有名的烧鹅专卖店,买了两只儿子最爱吃的鹅腿,然后风风火火地往家里赶,准备早点把饭菜做好,以此讨得“小皇帝”的欢心。
不料,当我走进房间想放衣物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