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的梦想
前几天,记者接到浦江县某中学一个高三女学生的电话。她说,现在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子女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愿望和要求。拿她自己来说,平时父母老是唠叨让她学习努力一点,希望她能考上大学。而且,为了让她安心学习,父母不允许她看教科书以外的任何“闲书”。可是她特别爱看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她说自己对考大学没有信心,但是对搞经济很感兴趣。她特别希望自己将来能继承家业(她家开有一家水晶加工厂),为此她有时瞒着父母买一些有关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来看。有时,她正在看这些书,父母发现了,就是一顿责骂,然后一遍遍对她进行教育。她认为,现在许多父母在对子女教育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也没有尊重孩子对未来的选择,往往只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要求子女、教育子女。
职高学生关心些什么
职高学生,在许多家长的眼里大多属于“不太乖”的孩子。今年9月初,市妇联、爱妇儿家庭俱乐部为了解职高学生平时关心些什么,特地在金华市求是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分为男生卷、女生卷,分别列出了28、29个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
调查问卷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这是一个多项选择题,例举的答案有“未来”、“学业”、“感情”、“自由”、“健康”、“其他”,结果回答关心“未来”的有115人;关心“学业”、“健康”占第二位,分别有83人;此外依次为关心“自由”、“感情”。其中,男、女生对“未来”的关注度基本一致。在关心“学业”问题上,女生则差不多要多于男生一倍。
市妇联、爱妇儿家庭俱乐部有关人士认为,从调查情况来看,职高学生的心理并没有像大人想象的那样存在太多问题。他们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健康的,与那些读书成绩好的“乖孩子”没有太大区别。职高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积极向上的。不过,从关心“学业”人数来看,职高女生比男生更爱学习一些。
在回答“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时,学生回答“就业”的有112人,回答“升学”的有80人,其中女生比男生更担心“升学”问题。另外,“别人的看法”、“家长的责备”也是职高学生所担心的。
在回答“你最讨厌的事是什么”时,“父母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学习困难”是学生选择最多的。选这3项的分别有98人、87人、81人,而且男、女生的观点相差无几。
面对多项选择题“你最烦恼的事是什么”,183份调查问卷中有141人回答“前途”,有70人回答“友谊”,有35人回答“感情”。在许多家长看来,中学生阶段,孩子们应该更多地关心学业,对“前途”的关心应该是高中毕业或读大学之后的事。可是职高学生早早就担心起自己的前途来了。这也许与他们感到自己学业不佳及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有关,因为许多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时,都是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来作为评价标准的。
在回答“你最渴望的事是什么”时,学生填得较多的依次是“父母的理解”、“同伴理解”、“有一个人生导师”和“老师欣赏”。
“你觉得父母和老师应该怎么样与你们相处?”对此,学生普遍认为应该是“朋友式”、“导师式”;也有部分学生回答“保持现状”就可以了。
“不太乖”的孩子该如何教育
对“不太乖”的孩子,家长往往责骂较多。而孩子越是受家长责骂,越不服家长、老师的管教。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教育“不太乖”的孩子?市妇联儿童部部长、市妇儿工委办主任杨秀芳认为,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能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对孩子的希望不能建立在不切实际的目标上。她举了一个例子:本学期开学后,求是中学一位高一学生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报到时,私底下要求老师对他孩子的学习多加督促。这位家长说:“只要她能够把书读好就行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要求。她只要能够专心读好书,就是不交一个朋友也没有关系。”对于这个家长的“高见”,老师表示不敢苟同。
杨秀芳说:“如果家长为了让孩子省出交友时间读书,就算这个孩子真的把书读好了,如果没有一个朋友,将来长大后走上社会会怎么样呢?所以,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她认为,作为家长来讲,不能依照自己的愿望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其实不论孩子智力高低、学习成绩好坏,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成为快乐生活、有幸福感的好公民。
金华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廖道明说,就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他走过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人生目标。对家长来说,不能认为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将来就没有出息,就不能成才。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家长如果能做到对孩子永远不放弃,永远对孩子充满爱心,并努力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那么孩子总归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其实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一切。一个人的成才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格的培养很重要,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人格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