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然而,假期中他们的安全问题却是令父母头痛的一件事。
谨防小孩溺水
每到夏天,游泳溺死都是让人揪心的话题。有调查显示,63%的5岁至14岁儿童溺水事件发生在水塘等自然水域。前几天,一位姓黄的先生把放了假的儿子从安徽老家接过来,他儿子喜欢钓鱼,来到河塘遍布的张家港,他儿子天天提着小水桶到水塘里钓鱼钓龙虾。然而,7月8日,他儿子在钓鱼时不小心滑进了水塘里,幸亏水塘里水不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像黄先生一样在假期把子女接到身边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他们平时忙于上班,没有人看管,任由小孩子玩耍。黄先生说:“我想借助新闻热线提醒一下,千万要管好小孩子,不要让他们偷偷出去玩水。”
小孩子天性好动,安全意识薄弱,玩水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好玩的事,完全不会想到会有危险。年纪较小的溺水儿童往往是在水边玩耍而失足落水,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常因为游泳滑入深水区或腿部抽筋而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因大脑缺氧而留下智力减退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
路上玩耍易出事
世界杯的热播,让爱好足球的小朋友们兴奋不已。每天傍晚,11岁的小昊带着一帮小伙伴在马路边的一块空地上踢球。一次,在争抢中,足球滚到了马路上,与球最近的小昊立刻冲出去捡球,就在这时,一辆摩托车飞驰而过,在小伙伴们的惊叫声里,小昊被撞倒,好在抢救及时,并无大碍。小昊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想起来,我心里还后怕。”
不少学生有在路上玩耍的习惯,几个同学在马路边打打闹闹,一不小心就跑到了马路中央。而暑假,学生们外出的机会增加,交通安全更是不可忽视。小孩子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时也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因此,交通事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又一杀手。
作为家长,要在安全教育方面以身作则,不为抢时间而乱穿马路。同时,教孩子识别设立在街道或危险场所的醒目标志也很重要。外出参加社会实践的孩子要特别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要懂得保护自己。
小心网络成瘾症偷袭
对于不少孩子来说,暑假是个完全“自由”的时间,父母都要上班,不在家中,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少孩子在暑假选择了上网,玩游戏、聊天、上网站看新闻等等。学生沉溺网络不可自拔的消息常见诸报端,而暑期则是孩子上瘾的温床。
据有关调查显示,青少年电玩成瘾、网络成瘾症的暑期发病率比平时增加了15%。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对虚拟世界的依恋,很容易患上“电玩成瘾症”、“网络成瘾症”。病症表现在:患者初期对游戏或网络产生精神依赖,之后就极易发展为身体依赖,出现记忆力减退、易疲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焦躁不安等反应。
对于网上的不健康信息家长们可以通过在电脑上安装过滤程序加以控制,比如,设定“拒绝黄色内容”的告警后,电脑就会自动拒绝这些文件。家长要提醒孩子,一个人在家时,不要轻易答应陌生网友的见面要求,更不要把家庭地址透露给对方或约对方来家做客。告诉孩子,在网上下订单购物前,征得父母的同意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烧烫伤在孩子意外伤害中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由于小孩特别好动爱玩,爱表现,他们有时会很懂事地为家长做这做那,比如,倒水、倒茶,这个时候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造成烫伤。因此,暑假一定要看护好孩子,特别是当孩子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家长一定要特别留意周围是否有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东西,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