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无忌童言:为何变得虚伪 点击次数:8.92万

“皇帝新衣”的童话故事国人已经耳熟能详,不过我想,那个孩子如果出生在中国,如果有父母在身边,大人肯定早就要谆谆教导他:皇上来了,你可不能乱说话!你看看现在的孩子,平时和家人、和同学、和朋友是怎么说话的?而在公众场合,特别是电视镜头前,他们又是怎么讲话的?

我在电视台工作,常常惊奇于中国式教育的整齐划一。因为我发现,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学生们一到了镜头面前,都像课堂上背书似的!

其实,“怎么说”并不重要,关键是“说什么”。孩子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是看着电视长大的一代,每天看到电视上那些成人的说话方式,耳濡目染之下,潜移默化之间,也渐渐地悟出了什么是主流的抑或是标准的表达方式:嗯,我认为这个活动很及时,也很必要,对提高我们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明明不喜欢看的一部影片,他们一转身面对摄像机镜头,可能要一脸真诚地说:今天看了这部电影很受启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每每看到这样的采访现场,我就特别怀念那个幼稚的声音:皇上可什么也没穿呀!也许那个声音本来就不存在,也许“皇帝的新衣”早已经成为过去时了。

无忌的童言,真的消失了吗?

“六一”前夕,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举行的“童星闪闪”评选活动中,荣获“学习之星”称号。追问他另外几位同学的获奖情况,他不屑地说,×××获得了 “艺术之星”,×××获得了“希望之星”。我说,“艺术之星”、“希望之星”有什么不好?儿子直言不讳:啊呀,“艺术之星”与学习又没有关系,“希望之星”说起来更恶心,就是希望你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只是说明你比以前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