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爸妈请正视我们的成长 点击次数:4.52万

作为初三语文教师,我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较多的是家长的困惑和牢骚。前几日小博的妈妈到学校来,说最近孩子很不听话,她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却不以为然,甚至拒绝与父母交谈。孩子在小学时是班里出类拔萃的学生,到了初一初二成绩也还可以,但现在成绩却直线下滑,她自己感觉孩子变得陌生了,孩子也在有意无意地疏远自己。有时自己想关心孩子,但孩子却表现出一种厌烦甚至敌对态度,这让她很痛苦。她说:“自己这么辛苦教育孩子,却换来孩子这么对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完她的话,我给她拿出了一份材料,说:“你先看看这个吧。” 

孩子的心声,你用心听过吗? 

其实,我拿出的不是什么政策文件,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前几日我让学生在日记中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发现孩子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将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整理出来: 

1、希望以后爸爸妈妈不要老拿学习好的人跟我比,还边比边骂,比得我一无是处,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垃圾,其实我也很想上进,考不好时我也很自责,但你们这样骂,让我很是反感,我会故意不听你们的话,会与你们争吵,虽然事后想想你们也有对的,但当时我根本接受不了你们那尖刻的话,希望你们能改一下。 

2、爸爸妈妈老是吵架,我每次劝架时你们老说:“还不是因为你!”其实我都是初三的学生了,我知道你们不全是为了我,有段时间你们天天吵着说要离婚,要么冷战,要么打闹,弄得家无宁日。我真是受够了,我受不了这种压抑的家庭气氛,我希望你们保持冷静,我并不认为吵架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你们比谁都知道这一点。我只希望你们做到,在我晚上做作业的时候,给我一个安静的环境。 

3、我是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我也有自己的隐私,这些隐私我现在并不想让你们知晓,我想有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我独自欣赏,虽有点自私,但并不是不尊重你们,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进入我的私人天空呢,另外希望你们能尊重我,不要猜疑我。 

4、希望你们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身教胜于言传,你们老是用语言来教育我,嫌我玩时有心眼,学习却愚昧不开化,嫌我偷懒,有时你们做不到却要求我做到,还要做得好。我对此很不满,甚至很反感,我认为你们没有资格要求我做好。其实有时你们要求的我听进去的也不过是十之二三,有些事情你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比如在家从来不看书,工作不争强,却要求我考第一,这怎么可能。 

5、妈妈,我不喜欢你的唠叨,你为什么要求我的生活中只有三件事,即学习、吃饭和睡觉,我也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很困惑,我常会问自己,我究意为什么而活? 

6、我最大的苦恼就是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每天都会有许多作业和许多要背诵记忆的内容,但电视对于我每天都有诱惑,自上初中始我与此已斗争了三年,而且看来要持续斗争下去,时间似乎总在身边,但又总是那样紧张,假期短促易逝,学期又那样漫长,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指点我、开导我。 

7、爸爸,我觉得你花在吃饭玩乐上的时间太多了,虽然我知道你为了这个家很辛苦,需要和朋友一起放松,但是爸爸你为何就不想想我很需要你,为什么不把时间多放一点在家庭上,看到《吉祥三宝》那一家,我真是羡慕死了。看到爸爸很喜欢这样,我有话也不能说,但酒喝多了也伤身体的,希望你能注意。另外妈妈,有时候我觉得你太累了,当你满面愁容地回到家中,我真希望自己变成你那疯长的股票,让你开怀大笑。妈妈,你快乐吧,你不快乐,整个家庭都充满阴郁,我天天想着这些,怎么有心情学习? 

给“小大人”必要的尊重 

看到这里,小博妈妈哭了。她说:“以前也知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想到现在的孩子心中装着这么多的事,透过他们的笔,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渴望与呼喊。我明白以后该怎样对待孩子了。” 

听到这里,我也舒心地笑了。其实,初三的孩子生理与心理急速发育与成熟,学习压力加大,而家长如果仍旧像对待小学生般事无巨细地唠唠叨叨,势必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由交流甚少到相处尴尬,再到无话可说,有些甚至将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父母与孩子之间几天都不说一句话,这种状况令人伤感和担忧。 

事实上,父母对待这些“小大人”应给予必要的尊重,并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先,对孩子要理解并尊重。这二者是与孩子保持融洽关系,确保良好沟通的基础。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做家长的总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全盘接受父母的经验之谈。还有不少家长常以“我的用心是好的”来为自己教育子女时言语粗暴找借口。其实,最好的方法恐怕还是内在用心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与和谐。初三的孩子已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甚至有了叛逆意识,若此时仍时时事事对其“包办”的话,势必招致孩子的反感。因此,父母应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这是最起码、最根本的做法,也是与孩子成功交流的必要保证。事实上,我们成人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愿意被理解,而不愿被教训。 

遇事多用“换位思考”。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大人”,他们渴望着理解与尊重,但他们又容易冲动,考虑事情容易简单化,有失偏颇。因此,当父母觉得孩子出现问题时,先不要急着训斥他,更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而是要做到“热点问题冷处理”,凡事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或许会收获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做家长的如果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感受,那孩子就容易接受你的谈话,才会真正尊重你,才可能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