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就是“世界儿童图书日”,一个被许多人几乎遗忘的日子。
201年前的4月2日,一位伟大的童话作家诞生,他就是安徒生。后来,这一天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儿童图书日。今年9月,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中国儿童的阅读状况将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会长海飞曾引用一位出版人的话: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根植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今天我们的孩子在读些什么?这些读物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儿童阅读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引人深思。
借阅量前三位的全是漫画书
8岁的栋栋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周六和爸爸一起逛上海书城。周六的书城,人满为患。“爸爸快点,快点呀。”栋栋一头扑进了儿童图书区。在一排花花绿绿的动漫卡通书架下,坐满了早来的小朋友。栋栋1米3的个子也挤不进去了,只好坐在外围。
这半年来,学校里特别流行《冒险小虎队》、《多啦A梦》、《数码宝贝》等漫画书。栋栋在书架前翻了一本又一本,常常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到了中午,爸爸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发现栋栋连眼皮也不抬一下,眼睛紧紧盯着书页。
“为了看完一套漫画书,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栋栋的爸爸说,“有时为了买漫画书,他一会在我的左耳边吵吵,一会在我的右耳边闹闹,直到你给他买了才罢休。”
最近一次上海市对小学生进行的阅读调查显示,在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动漫类图书最受青睐,男孩则是动漫的阅读主力军。
寻找快乐是儿童共同的天性。2005年安徽省图书馆对6到14岁少儿的借阅记录统计后发现,借阅排行榜前三位的图书全是漫画书。
读图时代,连成人都经不住媒体上大照片、大图片、FLASH、动漫的诱惑,对于天性追求快乐的儿童来说,他们又如何能抗拒?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难有大块的时间去阅读大部头书,只能通过动漫这类‘快餐’书获得休闲。”一位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优秀的动漫作品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益处。但是,儿童过多地沉浸于动漫,在思维的成长中是否会缺少点什么?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孩子身上什么最珍贵?是想像力。阅读文字图书,能保留甚至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在看一本插图不多的文字图书时,孩子必须依靠想像力来诠释作品里的人物和场景,久而久之,孩子即使面对抽象的文字,也能想像出人物和故事。如果孩子终日看一览无余的图画,想像力就会急剧退化。而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成年后无法从事创造性劳动,只能跟随人后,亦步亦趋。
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一方指出:“图像是人类表达最初思维的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如果不积极地从图象阅读转型到抽象的文字阅读,孩子的思维和心灵很难进入到更高的境界。迷恋动漫,无法完成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的知识积累和性格培养。”
美好、崇高,竟变成了无厘头
前不久,一位长春的母亲向媒体诉苦,12岁的儿子说的话她听不懂。“我问儿子在家吃饭吗?”儿子回答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也不抬地说:‘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我瞪圆了眼也听不懂。”这里“稀饭”是“喜欢”,“烘培鸡”是英文homepage(个人主页),“8147”就是“不要生气”。母亲听不懂,儿子还嘲笑妈妈太老土。
网络语言的影响力,不仅渗透在孩子们的口头表达中,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书籍。在书店,记者发现一些校园文学上充斥着网络聊天时使用的各种表情语言。一句话的结尾经常挂着“T_T”(哭泣),“@_@”(吃惊),“>_<”(生气)等网络表情符号。
一个12岁的孩子读得津津有味,站在一边的家长却傻了眼,“这些符号我一个字也看不懂。”记者告诉家长,这些符号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家长摸不着头脑说:“中国语言那么丰富,要表达情感为什么非要用这些怪符号?”
不仅充斥着网络语言的书籍混淆视听,更有一些另类读物让美好、崇高的名著变成了搞笑的“无厘头”。最近在小学生中传播的无厘头搞笑书中,一些经典著作竟被“颠覆”得面目全非。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竟然是“伟哥”,玉皇大帝最爱用望远镜看人裸奔。还有一些经典的童话也被篡改。像七只小羊在老狼的肚子里一边享受空调一边打麻将;拇指姑娘在网络聊天时坠入了情网……
网络语言和纯粹搞笑的读物,污染了儿童的阅读生态。为此,教育界人士和家长深感不安。如果这类读物在孩子们中大行其道,将导致儿童难以准确地使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排斥真正的经典名著的内容,怀疑作品中体现出的崇高、美好等价值观,降低儿童的审美情趣。
43%学生不知道一位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经历过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讲。“演讲完了,我离开了那所学校。一个孩子竟然骑着自行车一路追来,见到我就放声大哭。”
孩子哭着说:“秦老师,我已经上高中了,但是从小就没有人告诉我,阅读这么有意思。老师一直说:不许读课外书,那都是没用的闲书,要读能提高成绩的书。”
写不好作文,就看作文参考;成绩不好,就买教辅书,这些书似乎才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认可的。一次阅读调查显示,回答“爸爸妈妈最近推荐或强迫看的书”,30%的学生填了教辅和作文参考类图书。
秦文君碰到过一些家长,他们总是很感激地说:“秦老师,我们的孩子读了您的书以后,作文分数提高了很多。”为此,秦文君很感慨:“读课外书无疑能提高作文水平。遗憾的是,家长们只看到了阅读带来的这一个效果,却没有看到阅读使孩子的心灵获得了快乐,受到了感动。”
“功利化阅读”带来什么?一项对上海市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调查发现,当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中国和外国作家各一位时,“写不出”、“不知道”的占43%。能写出来的高度集中在鲁迅、李白、巴金、冰心这四位作家身上。竟然有一个学生写出了徐根宝的名字,因为徐教练也出过一本书。写外国作家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