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隔辈教育的传承与冲突 点击次数:5万

隔辈教育有利有弊,老人人生阅历丰富,许多“小神童”就是他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据一项在全国范围内调查“隔代教育”的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年人总是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不容否认的是,祖辈家长有爱心,对孙辈十分喜欢,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现实中的“隔代亲”存在着一些误区,由于两代人的教养方法不一致,导致家庭矛盾上升已经成为不可躲避的社会现象了。

●爱的矛盾

父母对孩子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父母往往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而老人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 

⊙ 隔辈亲还是隔辈溺?

民间有个说法叫“隔辈亲”,意思是老人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比对子女更亲。“隔辈亲”属于人之常情,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多数可以同时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的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隔辈亲”很容易演变成“隔辈溺”即老人对孙辈的过分溺爱。笔者认为“隔辈溺”至少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曰“全程服务”。有些老人视孙辈为掌上明珠,从清晨开始就为其提供上厕所、穿衣、洗脸、喂饭、去幼儿园接送等“优质服务”,直到晚上孩子熟睡才如释重负。

二曰“有求必应”。有些老人对孙辈提出的物质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竭尽全国给予满足,小到吃的火腿肠、烤鱼片,喝的各种饮料,大到数百元的时装和高档玩具,几乎要什么给什么,逢年过节还要送上一份丰富的礼物,或者一把钞票。

三曰“遮丑护短”。有些老人迷信“树大自然直”,对孙辈显而易见的缺点熟视无睹,当父母、老师对孩子加以管教时,或自己主动“承担责任”来帮助孩子搪塞,或以“孩子还小,应当原谅”为遁词来帮助孩子避免受到责罚。这些老人不自觉地充当了孙辈自私、任性、懒惰、骄横等坏毛病的“保护伞”。

不言而喻,“隔辈溺”对“小太阳”的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全程服务”会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爱劳动、爱学习、自强自立的意识;“有求必应”会使孩子不懂得爱惜物品,不利于培养孩子艰苦朴素的作风;“遮丑护短则势必越护“短”,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现在的孩子是下个世纪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教育培养好他们是全社会的责任,而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有着他人无法代替的作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应该走出“隔辈亲”的某些误区,亲之有度,教之有方,让孩子健康成长。

⊙ 传统的父母角色

通常,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虽然很想了解子女内心的感受,很想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传统的角色常常造成亲子间沟通的障碍。

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背景中,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正确地处理我们的情绪。因此,我们错误地认为失望与恐惧的心情是不应该的、是不好的。

传统里对于情绪的处理共有两个法则。一是压抑,二是发泄。压抑所产生的自残现象时常可见。发泄则是将点的战争扩展到面的战争,其至对别人产生情绪性的攻击伤害。

很不幸的,当孩子对我们表示出这种负向情绪时,父母们通常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在困惑中,我们就扮演了下列角色:

(一)指挥者

这类型的父母喜欢完全控制所有的事件,并且企图去扭转一切负向的情境。面对哭泣的孩子,会自然地警告孩子说:“不准哭,不准再哭了!再哭就……。”

面对挫折、悲伤的孩子,这类型的父母常使用命令、指挥和威胁等工具,以保持其优势地位。最常见的例子是:

这是你对父母的态度吗?

我警告过你很多次了,不准玩游戏!

如果你再被老师批评,我就把你赶出去。

打电话不要那么久,不然我把电话停了。

(二)说教者

说教者是一个“应该主义者”,时常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有意无意地留露出“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最常见的例子是:

你都五年级了,应该懂事了。

你是大哥,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和弟弟争得面红耳赤。

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妹妹。

你不应该这样,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三)万能者

这种父母会表现出一付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态度,很喜欢替别人解决问题。喜欢向孩子炫耀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而采取的沟通方式通常是:说教、忠告、教训。他们的目的是要子女认为他们是如何地优越。例如:

看嘛!我说的没错吧!

用用你的大脑,好好地想一想吧!

想当年,我在你这个年纪就……。

(四)审判者

这些父母甚至不经审判就已宣告孩子有罪,其目的是想证明自己永远是对的,而错的永远是孩子。最常听的实例是:

成绩这么差,一定是你不用功。

不要再说了,照我说的去做就不会错。

一定是你先动手打人的。

(五)批评者

就像审判者、说教者、万能者一样,担任此种角色的父母最喜欢以苛刻的标准来挑剔子女的行为,并且用嘲笑、讽刺、诽谤和开玩笑的方式来压制孩子的欲望。例如:

你以为你长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