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同学,你为什么“酱紫”说话 点击次数:4.31万

“偶打西你介个八系银的仙”、“周末我们全家去了200”、“不要酱紫嘛”……高中生作文里出现的古怪语言,让老师一头雾水。

记者昨日调查发现,由网络诞生的各种各样的“新语言”,已在榕城中小学生中流行,让家长和老师都“懵懵懂懂”。

天气好比作“天气很靓”

福州八中语文老师薛章辉告诉记者,一次在批改高二年级的作文中,一位学生写道,“你们都给我站住,虽千万人吾往矣”,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而另一篇文章又出现,“偶打西你介个八系银的仙”,更是让他摸不着北。

事后,薛老师问这两名学生,才知道一个是“我跟你们拼了”,一个是“我先打死你这个不是人的”。而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写,学生回答都是网上经常用的。

薛老师说,比如粉丝(fans)、偶(我)、“歇菜”(死了)、“散”(逃跑),这些网络语言经常被学生运用到作文中。还有一次,一名同学把天气好比作“天气很靓”。

不用“新语言”会被同学叫老土

昨日,记者调查了福州市钱塘小学、福州鼓楼第一中心小学、鼓楼实验小学、屏东中学、福州八中等几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采访了10名学生。

记者以网络上较流行的“酱紫”为例,有七成以上的学生知道是“这样子”的意思。另外,所有受访学生都知道何为“粉丝”,“偶”就是“我”的意思。

鼓楼实小六年级的几名女生说,同学间有时候骂人就用“BT”(变态)、“SGB”(神经病)代替,再如还有“飞机”是“怎么回事”、“9958”是“救救我吧”。钱塘小学的学生说他们把“三好学生”叫“3H学生”。

鼓一小一名学生则告诉记者,“Window95”就是“酒屋”、“矮扶了油”是“I服了YOU”。“同学们之间经常会用这些新语言,谁不会就是LT(老土)。”屏东中学一名初三学生说。

“时不时蹦一两个词出来,实在是不知所云。”一名李姓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常冒出莫名的词语,让他老老实实说话,却被孩子扣上不懂“油墨”(幽默)的帽子。另有一些家长并不排斥新语言,他们觉得多知道些新事物,可以跟孩子更好沟通。

语言难理解将会被淘汰

薛章辉老师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新语言”构成分了类:有的是方言改编,如“银”就是“人”;有的来自外语,200是“zoo”动物园,“谢谢”就是“3q”;还有的是以汉语拼音简写来指代,如“BS”是“鄙视”。数字和符号也很流行,如4242,是啊是啊;848,不是吧。

薛老师说,他在教学发现,经常使用“新语言”的孩子,在作文中容易出现错别字,比如非常写成“灰常”,有时甚至连错对不分,所以他认为作文中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汤化副教授认为,由于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还不牢固,所以在正式文体中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而在生活中,孩子们平时用“新语言”交流,是正常现象,不用扼杀。正如现在所使用的白话文,对曾经的八股文来说,也是新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要是能让人理解的,有生命力的就能流传下去,而不能让人理解的语言,最后也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