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在校生应补补“信任课” 点击次数:7308

近日,黑龙江省某高校一份针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调查资料表明,仅有17.44%的大学生对他人行为、他人承诺或(包括口头及书面)陈述之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信赖度,70.93%的大学生只具有一般性的信赖度,不足以协调好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另有11.13%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度较低,他们不能在集体中找到恰当的自我角色定位,不能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融洽共事,自感苦恼。 

出现这一现象,恐怕并非偶然。

在很多大学生眼中,社会复杂得就像个大黑洞,无法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他人都是心怀叵测,不可相信的。因此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总是疑虑重重,惟恐上当受骗。

这种认识,也是家长一以贯之的不正确教育方式的结果。我们的家长,从小不遗余力花大价钱供孩子学习各种特长和技能,希望孩子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但唯独缺乏爱的教育。一位同事第一次见到朋友的小女儿,喜爱得不得了,从包里取出巧克力送给小女孩,谁料,小女孩说:“我不要你的糖,万一里面有毒,你毒死我怎么办?”稚嫩的话语令同事心寒半晌。可以想见,这肯定是小女孩的父母平素言传身教的结果。“如果有陌生人跟你搭讪不要理他,跟你说话不要相信……”等等,诸如此类,家长以为这是对孩子的保护,怀疑与拒绝一点点根植于幼小心灵,对他人缺少信任和爱是必然的。

对居心不良的人固然要加强防范,但那毕竟是少数,不能因此就拒绝友情和关爱。特别大学阶段是个体人际信任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其合作精神、共处意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直接影响。人际信任度高的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更易表现出信任行为,易与人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够保持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反之,信任度低的个体往往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马加爵凶案以及个别高校发生的自杀、虐待动物等事件多少与此有关。很多大学生在学校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很难协调与同事的关系,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他人。孤独与冷漠造成人格的欠缺,不利于自身价值的更好实现。

可喜的是,如今这个问题已引起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有的学校开始对学生开展信任与爱的教育,他们把不同类别的学生分组,采用电影课、团体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课和网络学习的方式进行干预和训练,使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这门本该在幼儿园里就完成的功课现在补起来虽然有些晚,却实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