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孩子更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 点击次数:1.01万

最近读到一则外国小幽默,叫《不愿上学的校长》。说的是一个孩子某天早上突然不想上学了,妈妈让他讲出两个理由。

这个孩子说:“第一,所有的同学都恨我;第二,所有的老师都恨我。”妈妈听了以后,没有责备他,只是恳切地对他说:“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去学校。”儿子的顽皮劲儿来了:“能讲讲去学校的理由吗?”妈妈笑着说:“第一,你已经52岁了;第二,你是学校的校长。”接下来的事,会怎么样呢?这个“大孩子”以一个校长的心情和身份,神气地走进了那所他不愿意去的学校。

这是个幽默小故事,但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对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可以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

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更喜欢。

还有个故事。

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人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吗?”大学生回答:“没有”。“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主考人头也没抬。大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回家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的内心震颤了,那是怎样的一双脚啊!为了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母亲的一双脚已经变得那样粗糙、僵硬。

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对主考人说:“即使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学生终于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员。

这是极为成功的暗示的例子,那么深刻,那么有力,足以打动人。

暗示,能够教孩子学会平静地对待一切,包括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