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们救救我的孩子!”上周五,在新闻晚报举行的网瘾公益沙龙现场,前来求询的家长们心情渴切,讨论热烈,原定2小时的沙龙不得不延长1小时,到10点结束。而记者发现,心理年龄偏小、住读无人严管、很难接受外界帮助,成为网瘾少年们的共同问题,一位父亲甚至提出:我要找个24小时家教管孩子!
挑战专家:大人不懂游戏
一位高二的男孩在交流过程中干脆站出来挑战:“你们这些大人真可笑,你们懂游戏吗?如果你们对游戏不了解,凭什么来教育我们?即使知道游戏,如果不能体会其中的快乐,你们也没有发言权!”
在心理专家的追问下,男孩自述上网对他的人际关系、家庭交往没有影响,但他承认,上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男孩的母亲则大声疾呼:“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进高中时这个男孩排年级100多名,因为打游戏,学期结束时迅速下滑到近200名,一年后就开始排全校倒数。现在,他连期末考试都不太参加,因为都不知道会考什么。
“他自己也很痛苦”,沉迷上网后考试差,父亲气得把他书包都扔了,这时他也会抱头痛哭,说自己还要读。有时他会哀求母亲,监督他做作业,可是母亲督促时,他又嫌烦。“现在我整夜睡不好,就是担心,什么时候老师的告状电话又会来,”母亲表示,“就像海洛因成瘾一样,他就是摆脱不了!”
父母太忙:孩子丢给游戏
“我的孩子很乖的,他很依赖父母,喜欢找我们玩,不过我们工作都非常忙,就对他说:去玩游戏吧,现在想想真后悔!“一位14岁少年的母亲感叹。在咨询现场,这位14岁少年仍不时依偎在母亲怀里,表现远比实际年龄小。
母亲说,从小孩子特别聪明,在重点小学的奥数班上也是名列前茅,并被保送到重点初中,她一直以为,孩子将来考大学根本没有问题,因此疏于教育。保送进重点初中后,奥数少年能力不平衡的缺点开始彰显,相对弱势的英语、语文导致他的成绩逐渐失去竞争力,于是他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
由于没时间管孩子,父母寄希望于住校后学校的严格管理,但在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的重点中学,学生们都以自学为主,自控能力较差的奥数少年成绩一落千丈,甚至通宵达旦上网。父亲说:“我正在考虑,要不找个24小时家教,在他放学后就管他学习、管他生活。”
亲子沟通:学会陪他上网
上海心理卫生学会秘书长张新凯表示,从参加咨询的“网络综合征”学生情况看,他们大多是聪明、行为良好的孩子,不少人都有过成绩优秀的历史,而好学生最后会转变为网络成瘾、无法自控,与整个教育系统的评价体系倾向于分数有关。因为孩子一时成绩好、有专长,家长就忽视其能力上的缺陷,并放纵其上网玩乐。
心理年龄偏小,则是现在青少年的一个普遍问题,由此导致他们不能承受挫折,受委屈后就选择上网来宣泄情绪。心智的成熟跟不上身体发育,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自我约束、管理能力低于应该达到的年龄水平,从而难以从网瘾中自拔。
网瘾少年大多很难与家长沟通,因此,为了消除交流上的障碍,建议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上网,知道他在干些什么,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在管理孩子上网时,也不容易被“蒙”过去。参加交流的复兴中学孙老师告诉记者,她常常和学生们一起玩游戏,等到他们都累趴下了,她还是“常胜冠军”,所以学生们对她很敬服。她这样教导学生:“上网可以,但要控制时间,比如我自己,每天上下午各打40分钟游戏,绝不超时!”因此,她的学生中,虽然爱好上网者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不会因过度上网而影响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