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九大不安全隐患分别是:
1.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的原料制作少儿食品、饮料、玩具、日用品等;
2.二次污染的少儿食品,如卡片、玩具与食品的混合包装的零食等;
3.添加了不利于身体正常发育的化学制剂或药物成分的保健品、食品,添加了过量防腐剂、色素等成分的食品等;
4.产品设计上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如噎死婴幼儿的果冻;
5.设计不安全的玩具物品。如易脱落配件的玩具,易燃易爆的烟花爆竹,具攻击力的仿真枪等;
6.购物、娱乐场所和其他消费场所提供的不安全服务或设施;
7.不合格装修材料导致的生活环境污染;
8.不安全的网络消费。如被不法分子利用网上交友、网上交易、网上传销等;
9.内容不符合公民道德规范和健康要求的商品。如宣传色情、恐怖、暴力、迷信、赌博、颓废等不健康内容的玩具、饰品、电子游戏等。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在消费群体中是弱者,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辨别和自我防范能力较差,最容易受到伤害,儿童的消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此,四川省消委在“儿童消费警示录”中发出四大警示,提醒消费者警惕儿童食品存在的危害,警惕儿童服装甲醛超标影响儿童健康,注意儿童的均衡营养,防止儿童用药成人化。省消委还将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发布关于儿童食品、玩具、服装三个方面的消费警示,倡议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确保儿童消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