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界两大权威机构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于9月份正式公布,卫生部将向家长与老师推荐该“指南”。
一提到孩子吃零食,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太支持,还有的家长则无奈地表示只能顺着孩子的喜好,很难去干涉。其实孩子适当吃一些零食并非一无是处,相反还能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他们补充一定的能量及营养素,关键是家长和老师如何正确引导。由卫生部委托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9月份将正式公布,届时还会公布食品每次摄入量的具体数据。卫生部将向家长与老师推荐该“指南”。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新近完成的“2007中国居民零食专项调查”显示,60%以上的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都吃零食,吃零食的时间以晚上为主,地点以家中为主。多数孩子选择零食的首要标准就是“好吃”,相反健康营养却是最后被考虑的因素。尽管零食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或有损胃口,但合理食用则可以作为三餐营养不足的有益补充。据统计,我国3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由零食提供的能量占7.7%,膳食纤维占18.2%,维生素 C占17.9%,维生素E占9.7%,钙占9.9%。我国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与质量虽然有所优化,但是尚未达到合理,存在缺钙和缺少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问题。而这些营养素可以通过适当摄入零食,如两餐之间的牛奶、酸奶、水果、牛肉干等零食进行补充。因此,正视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现状,加以正确引导,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将有利于优化和提高孩子的膳食结构与质量。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由中国营养学界的两大权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