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地上跑的不如吃天上飞的,吃天上飞的不如吃水里游的”,每周都到超市买鱼的张大妈一直认为,比起猪肉来,鱼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她坚持每周给家人至少做一次清蒸鱼。河北医大三院膳食营养部营养师雷敏介绍说,的确,正如张大妈所说,鱼肉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且极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是非常理想的肉类食品。同时,民间说多吃鱼的人聪明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多吃鱼肉好处多
多吃鱼肉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健身、美容、防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鱼肉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多数鱼类的蛋白质含量可达18%-20%,高于肉、禽、蛋、奶的蛋白质含量,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达85%-90%。而且,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齐全,含人体内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的氨基酸,且配比均衡,因此,多吃鱼肉能够补充多种氨基酸。
鱼的脂肪主要由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促进人体大脑、视力的发育,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妊娠期妇女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经常吃鱼,可以促进胎儿和儿童脑细胞发育。老年人吃鱼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
鱼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多吃卵磷脂,可增强人的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并能控制脑细胞的退化和延缓衰老,因此说多吃鱼的人聪明是有一定道理的。
鱼肉中还含有矿物质,最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鱼或沙丁鱼,若带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海鱼则含有丰富的碘;其他如磷、铜、镁、钾、铁等,也都可以在吃鱼时摄取到。
不同鱼养生不同
鱼的种类很多,不论是淡水鱼还是海鱼,都有其独特的养生功效。
人们常吃的鲤鱼,具有强壮体质、利尿消肿、健胃和胃、清热解毒的功效;草鱼有温中和胃、平肝、祛风、治痹作用;鲫鱼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尿、益气健脾、通络下乳等等功效,对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有益;鲢鱼有温中补气、滋补肌肤之功效,是脾胃虚寒人士的养生佳品。
甲鱼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肿瘤、抗衰老的作用,对神疲气短有辅助治疗作用。鳅鱼可防治关节炎、中耳炎、跌打损伤;鱿鱼有解疲劳、增视力、保肝的作用;带鱼能补中和胃,对脾胃虚寒、气短乏力有辅助治疗之功效;鲍鱼为海味之冠,有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清热息风、驻颜养容、平衡血压等功效。
哪些人不宜吃鱼
虽然鱼类营养丰富,但有些人群不适宜吃鱼肉,否则会诱发疾病,加重病情,甚而危及生命。
过敏病人不宜吃青鱼、沙丁鱼、金枪鱼等,这些鱼含有大量组胺等致敏物质,容易导致过敏病人出现头痛、胸闷、恶心、口唇麻胀、喉头烧灼,伴有腹痛、腹泻、皮肤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反应。
肝硬化病人吃鱼会促使病情急剧恶化;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吃鱼肉,容易使人体内组胺含量提高,蓄积中毒;吃鱼会使人体尿酸浓度升高,痛风病人吃鱼会旧病复发,或加剧病情;另外,咸鱼、熏鱼和鱼干含有致癌物质,不利人体健康,食时可配合新鲜蔬菜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