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昨天,记者采访嘉兴市第一医院心理专家时了解到,随着中高考的临近,最近一段时间,少数毕业班学生出现睡眠障碍,就诊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该院心理科主任周敏娟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一些学生在较大压力下容易诱发精神科类疾病,失眠只是病症表现,不要把备考学生的失眠简单视为考试压力所致。
周敏娟告诉记者,寒假开学之后的那段时间,第一医院心理科接诊的初中生、高中生明显要比上个学期增多,几乎每一名就诊的学生都为夜晚睡不着觉而苦恼不已。就诊中学生中,以毕业班学生为主,个别的来自初一、高一年级。睡眠障碍对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门诊时,我们发现,很多就诊学生已经不再属于简单的心理压力问题,而是出现了精神科类疾病的症状。”周敏娟说,失眠、抑郁、焦虑,严重影响着这些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这种心理疾病的因素有多种,包含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适应障碍等。其中,双相情感障碍更多地发生在初中生身上,除了失眠,还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暴躁、易发脾气等。多数家长把孩子这种表现简单地理解为青春期逆反心理,忽略了心理疾病的因素。而适应障碍更容易发生在初一、高一学生身上,面对新的学科,一些学生始终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学习目标,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适应障碍的情况出现。对于毕业生而言,大考一步步临近,日益紧张的学习氛围,同样会让少数人出现适应障碍。近期,适应障碍青少年患者多为毕业班的学生。
据介绍,随着中高考开始进入倒计时,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还将有不少毕业班学生会出现上述的心理疾病。如果尚属轻度适应障碍,通过适量运动和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恢复健康。如果属于其他情况,则需要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周敏娟说,对于睡眠障碍患者,需在明确病因后确定干预方向和治疗方式,“不要把学生的失眠看得那么简单。如果患病孩子的家长有精神科类的相关疾病,则更加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