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孩子为啥心有千千结 点击次数:8.25万

这些天,记者走访了省市有关部门,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正向我们敲响警钟。

性行为急速低龄化

省青春健康服务中心专家、陆保衡副教授告诉记者,在接受青少年生殖健康电话咨询和协助有关部门接待救助未成年怀孕少女时,他接触到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最小的才13岁。

上个星期,服务中心一天来了两拨女生,都是四五个人一起来的,其中一人怀孕,另外的同学陪着她来。在等候医生检查的间隙,这些女生互相间说说笑笑,并没有丝毫的沉重感或羞愧感。在进行相应的性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后,怀孕女生接受了妊娠终止手术。

由于这一工作非常注重保护女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隐私权,所以有时处理问题也会非常棘手。去年,一个初三女生一打通电话就说“有了”;问她多久了,回答“4个月”。工作人员让她立刻来面谈处理,结果医生一检查,发现已经不能做流产手术,必须到大医院去住院引产。但这样做,涉及到手术签字、住院费等问题,必须跟学校和家庭联系。此举负面影响很大,万一女生想不开,万一出走……原来父母离异后女孩被判给了父亲,父亲脾气很暴,知道了一定会打死她。怎么办?学校、教育局、街道和计生局的同志一起协商,终于与这个父亲签下绝不用暴力等书面协议,事情得以妥善处理。

让陆保衡和他的助手不安的是,不少女生竟把流产当作避孕手段,事先不作丝毫保护,事后来做流产。其中,有个女生一个半月来了两次。还有个高一女生,做了手术并被告知一月内坚决不能同房,她却3天后就同房,还打电话问:这样会不会再怀孕。

特别容易烦恼激动

在团省委的相关调查中,排在青少年心理问题第一位的是“不能集中精神”,其次就是特别容易烦恼激动。正是精力旺盛的青春期,孩子却常常不能集中精神,这让家长们感到费解。

案例一:语文只考1分的“后进生”

小刚(化名)现在小学六年级,在学校里,他属于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后进生”,成绩不好,伙伴也不多。老师找他谈话,他每次态度都很好,答应老师会努力,可是总不见有起色。

家长很着急,这种对学习和生活都无所谓的态度是不是因为“早恋”?在心理医生面前,12岁的小刚说出了真实的自己。“从我6岁开始,爸爸在外面有女人,妈妈死活不肯离婚。他们的离婚拉锯战打了5年,我就是在妈妈对爸爸的诅咒声中长大的。我没有未来,没有朋友,上课的时候经常是大脑一片空白。上次语文考试,我不是不会,是懒得做,成绩对我来说根本没什么意义。”

案例二:优秀女生出走啦

小敏(化名),成绩每次排在年级前5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乖乖女”,她的自我要求也一直很高。初二下半年,家里人为了让她更好地接受教育,把她转到杭州的一所中学。

可就在上个月的考试中,小敏的成绩突然下滑了20多名,家长、老师都不理解,孩子到底怎么了?早恋!这是他们给小敏下的结论。当家长质问小敏时,她很委屈地哭了:“你们怎么能这么判断我?”可是,爸爸妈妈没有因此改变想法,他们苦口婆心讲上大学的重要。第二天,妈妈叫女儿起床的时候,发现小敏在桌上留下一封信出走了。

案例三:高知家庭的叛逆女

小蒋(化名)是杭州某高校一年级的学生,她人长得漂亮,小时候经常在电视上主持节目,所以走到那里都是别人瞩目的焦点。小蒋学习的路也走得非常顺畅,初中成绩优秀,她被保送到重高,后又考上了父母满意的大学。小蒋的父亲是位高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高尚、完美的人。

可上了大学不久,同学和老师反映,她整天沉迷网络游戏、交友,和寝室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她不常打电话回家,可每次电话里妈妈听到最多的是“大学生活太苦闷了,身边没有朋友,活着真没意思。”爸爸暴怒,勒令她好好上课,可是,孩子偏偏一点回心转意的意思也没有,最后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我爸爸是个品德很高尚的人,他太出色了,想让我也像他那样。可我觉得只要不触犯法律,不影响别人,我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在游戏里,我有很多朋友,他们崇拜我,喜欢我,把我当作英雄。只有在游戏里我才能感觉到自己存在。”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最不能忍受的是“被人误会、受人歧视、当众丢面子等”,在受了误解之后,孩子很容易激动,采取过激行为。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孩子出了问题的背后,常常是一个单元出了问题,一个家庭,或受教育的一个周边环节出了问题。所以,孩子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需要齐抓共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