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价
微信扫码开通会员
1080P画质
精选影视作品
免广告特权
VIP视频任你看
近期没有直播~
您还没有登录,请后查看

微信小程序

青来多视频客户端

登录之后您可以
同步多端观看记录
参与互动讨论
1080P高清更流畅

“纸笔交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点击次数:9817

“我很想把自己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我的烦恼告诉我的老师和家长,我很想得到他们的帮助,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一个学生这样说,“可是又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提醒我不要说,多没面子,同学们会怎么想?老师能理解我的心请吗?我又该怎么开口呢?”这是我们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剧变引起情感上的动荡,适当的释放才能获得平衡,有话想找别人倾吐、诉说,但因为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情感的激荡被压抑起来,碰到长辈或老师迟迟不肯开口,逐渐表现出“闭锁性”的特点。

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笔者应用了“纸笔交流”的形式,和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在平时作业本中,教师除了批改作业外还写上教师要和这位同学交流的话,或者是用小纸条写上教师要说的话交给学生。这样的交流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开始,但是更多的是教师发现问题后主动出击,在作业本上以朋友的口吻或讨论式的语气写上发现的问题。不一定是长篇大论,也不一定是至理名言,用最贴近学生的表达方式和他们交流。“纸笔交流”在学校的心理辅导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一]第一次到高二的一个班级上课,上课了一位学生还趴在桌子上睡觉,经过旁边同学提醒还是不听。老师上课时请学生回答问题,正好叫到这位睡觉的同学。经过旁边同学的提醒他终于极不耐烦地站起来,然后说一句:“我不知道。”老师提醒他:“如果回答不出来是要扣分的。”“你扣好了!”该同学坐下继续睡觉。班上一阵唏嘘声。当时老师并没有立即批评他,继续上课,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或许你真的很累了,但在上课时你能少睡一点吗?我在期待”。

第二次去上课,发现他看到自己作业的表情有点异样,在整节课中他还是保持了那种睡眼惺忪的状态,但是他没有趴在桌子上睡觉了。为了巩固成果,老师在他下一次作业中写上:“你整节课都没有睡,真的很好,谢谢,^_^。”老师用了一个网络聊天中常用的笑脸符号“^_^”,也是中学生经常用到的表达方式。接下来的一次课,大概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老师画的笑脸,这位同学悄悄把作业本藏起来,但是他上课不睡觉了。在以后的课堂上,他和老师的眼神交流多了起来,如果偶尔上课有瞌睡的表现,在当天的作业中就给他指出来,例如:“今天发现你感染了瞌睡虫哦,∨∨”。同样是网络聊天中的一个哭脸“∨∨”,足以引起他的重视,而且保护了他的自尊心,避免引起他的逆反心理。

[案例二]昕是一名高一女生,两年前因父母工作调动从大庆来到宁波。在一个中午她走进。心理咨询室,但是面对。心理辅导老师她什么话也讲不出来,只是说很想回大庆,问老师该怎么办。从咨询室出来,该女生主动采取了纸笔交流的方式,给辅导老师写纸条。虽然她不善口头表达,但是在纸条上她能很流畅、自然地表达心声。

“江老师:你好,展信happy!”她在开头那样写,“想家的时候,只能自己偷偷流泪,因为我知道,其实父母比我更想家。我尽力去表现得很快乐,但事实上我却生活得很孤独,只能偷偷地哭。”她在纸条中说出了她的想法,还列举了有一次上学途中迷路给她带来的深深的不愉快的体验。很明显,昕是一个适应不良的女孩,因为北方和南方巨大的差异,再加上她本身又不善于表达,长期生活在思念和孤独的情绪之中。在和她的纸条交流的最初,老师和她产生了良好的共情,老师在纸条上写:“老师知道你现在一定觉得很不快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又不想再给父母添麻烦。老师也曾经搬过家,也曾经很不习惯新的环境,我想我能体会到你现在的感受。把你的不快乐说出来。巴,我是你的大朋友。”以后的很多次纸条交流中,辅导老师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认知方式等方面给他指导,大多是以讨论的形式进行。辅导老师尽量用中学生的表达方式和她交流,有时甚至用小图标,简笔画来表达。听同学变得开朗起来,还主动学习宁波方言,自从她把辅导老师当作第一个朋友以来她又有了好几个朋友。

以上案例说明,“纸笔交流”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具有如下独特的功能。

1.维护学生的自尊、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问时自尊心也异常强烈,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希望像成人一样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意识非常强烈。恰恰因为独立意识的发展,逆反心理严重,家长、老师明令禁止的事情他们偏偏要做。这个时候如果当面批评,很可能激起他的逆反。心理,认为是不给地“面子”。用纸笔交流的方式,语言贴近中学生,保护了其强烈的自尊心,又让其感觉到老师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对他的关注和关心。就像对案例一中那位同学的矫正一样,对其他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的矫正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良好的交流平台。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短暂,人们对此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心理咨询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有些同学,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只有心理不健康的人才需要咨询,去心理咨询的是神经病。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但同时他们又很希望得到帮助。纸笔交流为这部分人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能和心理辅导老师沟通,又不用担心别人知道。

3.良好的交流形式。因为个体的差异,有些人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初次面对心理辅导老师又感到紧张,使其本能良好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利用纸笔交流的形式,这部分人可以在没有外界干扰和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想法。纸笔交流对于表达能力弱的人是一种良好的交流形式。

4.节省时间。目前专业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师资有限,一般一个学校只有一至两人。一个教师要面对几百或上干的学生,如果都采用面谈方式,要花费大量时间。采用小纸条的方式,简短但不失成效。纸笔交流可以成为目前心理辅导老师紧缺条件F的学校心理辅导的好方法。

在以往教师批改作业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教师写批语,但这样的批语和我们这里讲到的“纸笔交流”又有所不同。纸笔交流中的内容不局限于作业,语言更贴近中学生日常生活,文字、图画、符号等都可以是表达形式。相信这种形式能被学生所接受,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