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龄前问题,注意力差列榜首
据新闻晨报报道:5月13日,由《大众医学》组织100多名儿童保健专家,历时2个月的专项调查后得出的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向外界公布,注意力差、容易分心被列为十大问题行为之首。 据介绍,处在3
发布时间:2010-06-08 -
惩罚孩子的九大学问
孩子究竟要不要惩罚?绝大多数家长肯定会持否定态度。 眼下,随着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惩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而我们常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惩罚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其实,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
发布时间:2010-06-08 -
BB入园初期 家长切记五不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孩子。在入园初期,家长切忌下面五类言行。 一忌空口许诺 在幼儿园门口常看到 这样的场景:孩子紧紧抓住父母不放,急于脱身的家长随口说:“不哭,我一会儿就来接你。”孩子一直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有的孩子每隔几分钟就问一遍:“老 师,我妈...
发布时间:2010-06-07 -
几岁是孩子认汉字的最佳年龄
我提倡的是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家长或教育者应该具有敏感的洞察力发现孩子某种行为闪现的第一次,实际上这就是某种行为敏感期的开始。家长能够及时地抓住它 并创造各种机会不断地去强化它,促使这条神经通路保留并固定下来成为大脑永久建构的一部分,使他的潜能逐渐发展成为他的一种能力。这就是早教专家常常说的 “抓住了孩子发展的敏感期进行训...
发布时间:2010-06-07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根在家长
注意力不集中,就不可能好好听讲,听不好课,就没有好成绩,发展严重了,就会影响学业。如果再伴有多动、冲动,医生就会告诉家长,这孩子可能患有一种叫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心理疾病,可不是贪玩和淘气的天性所致。 中国孩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约为3%~13%,目前医学还不完全清楚发病原因,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环境与教育对注...
发布时间:2010-06-07 -
10方略全面提升宝贝记忆力
宝贝的记忆力就像一块璞玉,而父母是精巧的工匠,如果打磨得当,这块璞玉就会日见圆润,并在某一天发出璀璨的光芒。 1、丰富宝贝的生活环境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从小给宝贝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他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 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
发布时间:2010-06-04 -
才艺学习要尊重孩子的情感
才艺学习要尊重孩子的情感 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在决定是否要让孩子学才艺、以及学哪种才艺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根据调查,68、8%的爸爸妈妈认为,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学习的才艺,因为内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一、了解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选择 第一步:当孩子还不了解各种才艺活动的时候,不要直接问他是否想学 如果不确定孩子是否愿意...
发布时间:2010-06-02 -
八大雨天出行安全法则
雨天带宝宝出行时,给妈妈的温馨叮咛 1、如何收藏雨具:凡是淋过雨的雨具(如雨伞、雨衣、遮雨蓬、雨鞋等),回到家之后都要经过下列程序:擦干或过水→晾干→收藏,以免日后产生霉菌、发霉、发臭,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2、选择适合的雨具:秉持颜色鲜艳、尺寸适中、材质防水的原则。 3、如何防止双脚弄湿:鞋子的目的在于保护双足,在下雨的季节...
发布时间:2010-05-31 -
安全:孩子必学的走失自救法
有孩子前,我曾看过央视拍的一个纪录片,说的就是公安干警与儿童贩子作斗争的纪实故事。记得这部片子有三集,从人贩子拐骗甚至偷盗孩子,到孩子被卖,再到公安干警千里追踪,最终解救被拐儿童的整个过程。其中,还穿插了丢失孩子后的家庭成员的痛苦生活和痛不欲生的精神折磨。一直到第三集,一个个孩子被送回家长的手中时,家长的哭天嚎地,也已...
发布时间:2010-05-31 -
孩子老被欺负家长咋教育
孩子1周半后,多半能跑能跳了。大人带出去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增多,甚至有些2周多的孩子提早步入托班或幼儿园,他们的小世界更丰富起来。 脱离了原本独立的家庭单位,开始参与社会交往,宝宝之间也有了对比、协作与竞争。随之而来的,还有年轻父母的诸多困惑
发布时间:2010-05-31 -
儿童长时间玩游戏易损关节
美国研究人员以小学生为对象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容易对腕关节和指关节造成损伤,且玩得时间越长,损伤的风险就越大。 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向171名7岁至12岁的学生散发了相关问卷。结果显示,大约80%的人每天都会玩Xbox等视频游戏或其他手持游戏机。这些人中,大约有一半每天玩游戏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三分之...
发布时间:2010-05-31 -
家长会后不要开“批斗会”
“明天要开家长会了,晚上肯定有一场暴风雨……”一名中学生近日在网上发帖抱怨。 期中考试结束了,全市中学最近都在陆续召开家长会。会上,孩子受了表扬,家长自然喜上眉梢;而孩子挨了批评,家长的表现就不一样了,其中部分家长习惯于给孩子一顿训斥。对此,笔者认为,家长会后别开“批斗会”。 家长会上,老师往往 会将考试成绩排名提供给家长...
发布时间:2010-05-31 -
专家答疑:惩罚对孩子有用吗?
网友icoke :专家你好:宝宝两岁,有时学大人骂人,作错事情时,讲不通道理,只好给他惩罚,不知道是不是对的?不过真的很管用。平时我也看教育宝宝的书,不过宝宝爸爸不看,有的时候他的不好的行为,对孩子影响也很大,我也和他交流过,指出这样对孩子不好,可是仍然效果不是很大。我应该怎么样对待宝宝爸爸的这种行为,宝宝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影...
发布时间:2010-05-27 -
要不要让孩子插班上幼儿园?
宝宝入园大事真是让爸妈“牵肠挂肚”!不少爸妈绞尽脑汁用尽多少方法,为的就是让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经过前人的经验提醒与实际状况的考虑,有些爸妈选择以插班方式入园,主要就是希望避开9月开学时集体痛哭的凄凉场面;运气好的老师还会因为插班宝宝是新生,而多投以一些关注的精力与眼光。 为此,我们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爸妈对于宝宝...
发布时间:2010-05-27 -
有效解除女孩的强迫症
女孩子喜欢的小东西很多,其中令她非常着迷的也不少。但是,当女孩对某个东西或某件事着迷的程度“非比寻常”的时候,就说明女孩可能有心理问题了。 比如她不停地洗手还觉得不干净;经常检查书包,总觉得少带了什么东西..这些行为可能预示着你的女儿有强迫症的倾向。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是指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
发布时间:2010-05-26 -
父母的角色“软爸爸和硬妈妈”
据媒体调查采访结果,孩子们的心目中,传统的“严父慈母”形象已逐渐被“严母慈父”所取代。这种家庭教育“角色”的轮换对宝宝的早期成长有何影响呢? 调查结果:过半的孩子“怕妈妈” 5岁的东东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全然不顾地上的泥土,有几次竟然“扮演”着士兵,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弄得一身都是土。奶奶大声呵斥着,他也不理会,照样疯玩。没...
发布时间:2010-05-26 -
用适合女孩的方式去爱她
女孩在成长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女孩和男孩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有哪些不同?不知有多少父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又有多少父母能够给出答案呢? 女孩和男孩看到同一条河流,男孩注意到的是它的速度水量和它的深度,并估量自己是否可以穿过它到达彼岸;而女孩会注意那些跳跃的浪花、晶莹的水珠,有的还会脱下鞋子跳进河里,顾不得水流里是否暗藏危险。 ...
发布时间:2010-05-26 -
“顽劣儿”教育策略解构 看优势
一提到“顽劣儿”,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头疼不已。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犯大错、不总被老师“请”就行,至于学习,家长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其实,比起那些老实听话的孩子,顽劣儿有着他们独特的优势,家长需要做的,是重新考虑对待这种孩子的教育策略,而不是放弃。 “你们孩子智力不行,上课坐不住,总有小动作,有时还下座乱跑,回家好好教育...
发布时间:2010-05-25 -
宝贝感恩能力成长的3个步骤
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具体说来,宝贝感恩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3步。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意义也是告诉人们要知回报。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自己的内心安宁感、提高自己的幸福充裕感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具体说来,宝贝感恩能力...
发布时间:2010-05-21 -
4个家庭游戏锻炼孩子交往能力
创造游戏环境帮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方式与别人进行交往。即使不喜欢参与游戏的宝宝在这样的游戏里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的“作品”融合在大家的“作品”中。 创造游戏环境帮助孩子学会用积极的方式与别人进行交往。即使不喜欢参与游戏的宝宝在这样的游戏里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的“作品”融合在大家的“作品”中。 游戏一:小熊家做客...
发布时间: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