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裔父母间总以子女的成绩为耀
华裔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 这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理念有差异。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中国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很多都有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着他们又是一个样。强烈的压抑下,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要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宣泄。比如...
发布时间:2007-06-13 -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两个误区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两个误区 孩子并不是生命的延续,也不是生命的简单重复,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在最初给予他生命之后,他就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了,我们不再有控制或设计他未来的权利。他有自己的特质,每个生命的遗传密码都是独特的。唯有尊重个体的差异、发扬生命的个性才会有真正的成功,世界才会因此而丰富多彩。 误区一:把自己...
发布时间:2007-06-13 -
提早为孩子做好暑假网瘾的预防工作
中高考结束后,不少考生会因为考试压力的彻底释放、生活目标突然消失而长时间挂在网上打发时日。这种考后疯狂上网不仅会对考生的身心产生伤害,而且极容易陷入网瘾。这也是许多家长感到头痛的时候,那么暑假到底该怎么样预防孩子上网成瘾呢?笔者带者这个问题采访了网瘾网的总裁孔令中先生。 孔先生就暑假怎样有效的预防孩子上网成瘾给出了如下的...
发布时间:2007-06-13 -
让孩子一生受益的七项学习好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
发布时间:2007-06-13 -
中国父母育儿心态误区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父母的一个‘陋习’。”一位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母亲和“好孩子育儿网”的专家讨论了育儿走入误区的一些话题。在海外留学期间,这位妈妈在帮老外看孩子的兼职工作中,开始对自己曾受到的教育和中国父母的心态有了比较。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父母的期待 她说:“在美国,父母不会刻意拿自己...
发布时间:2007-06-13 -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 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 父爱给孩子以坚强,母爱给孩子以爱心。父亲支撑着孩子的世界,母亲抚育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跌倒了,母亲说:“孩子,摔疼了吧,以后要小心!”父亲:“孩子,没什么,自己爬起来,这就是生活!” 孩子在跑步,母亲说:“孩子,跑累了,就歇歇,饿了吃点东西。”父亲说:...
发布时间:2007-06-13 -
六大诀窍孩子不再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
常有不少父母抱怨,孩子对大人说的话总是置若罔闻,或者只是随便敷衍,采取“忽视”的态度。 那么,如何让孩子重视父母的话呢? 以下是儿童教育专家提出的6项建议。 案例: 晚饭前,妈妈告诉5岁的儿子明明,吃饭前要洗手。 可明明像没听见一样,头也不抬地玩游戏,最后还是没洗手就吃饭了。为此,明明妈妈既抱怨又担忧,这孩子是怎么了,他怎么就...
发布时间:2007-06-13 -
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微笑,是爱的语言。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 走进孩子中间,常常听到一个奇怪的问题:“老师怎么不会笑?” 在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我眼中的老师”绘画比赛中,绝大多数孩子笔下的老师都是绷着脸的。好容易找到一张“笑脸老师”,画画的孩子还在旁边注上:“...
发布时间:2007-06-13 -
孩子生长发育规律解密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 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例如用手拿东西,4-5个月的婴儿是用整个手张开去抓,以后逐渐会用拇指和食指去捏取小的物品。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
发布时间:2007-06-12 -
狼吞虎咽的孩子易肥胖
就在一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不爱吃饭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关荣却在为儿子每餐狼吞虎咽的吃相而窃喜,并经常在人前表扬儿子吃饭香让人省心。然而儿童营养专家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专家认为,孩子吃饭过快容易导致过度肥胖。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营养门诊主任刘利介绍,长期的快食、贪食,会导致大脑中枢的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
发布时间:2007-06-11 -
小心,孩子在模仿中学坏
孩子(尤其是小男孩)特别好模仿,而且最喜欢模仿影视作品里的坏蛋!为什么?因为坏蛋的造型与表演较之正面人物更有特色,更容易模仿!于是每看完一部电影电视,便总会有数不清的小男孩儿在游戏时模仿着那个坏蛋,学着那个原本“面目可憎”的家伙--他的摸样,他的装束,他的步态,他的腔调!有的孩子就是在模仿中学坏的。 请看报纸上披露的一...
发布时间:2007-06-11 -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矫正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或教师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而大伤脑筋。在此我结合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与我自己的经验做一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首先必须明确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会对孩子生活与学习的哪些方面有重要影响 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的: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
发布时间:2007-06-11 -
儿童受意外伤害事件呈多发趋势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 本报济南讯 平阴县法院刚刚审结一起儿童意外伤害案。某小学学生小营(化名)在课间与同学嬉戏时,不慎被同学用铅笔尖扎伤,导致眼睛几乎失明。负责审理此类案件的法官秦立军说,近年来儿童遭受意外伤害事件呈多发趋势,已经成为危害孩子安全的第一“杀手”,全社会应加强对儿童安全的保护。 上四年级的小营...
发布时间:2007-06-11 -
孩子不听话 家长别自责
案例一:李南(化名)是由妈妈一个人带过来的,面对医生,李南妈妈有着道不尽的烦恼:李南把家里折腾得翻天覆地,一点礼貌都没有;学习成绩也很差,一批评他就大哭大闹;三天两头被学校老师“请”过去谈话;带他出门更是丢人,不是和小朋友打起来,就是在马路上打滚。老师和周围人的目光都在说“父母是怎么教育的?真没教养!”这让身为李南父母...
发布时间:2007-06-11 -
面对孩子,家长为何没威信
在很多孩子眼里,老师的话是“圣旨”,家长的话却像耳旁风,这是许多家长面临的尴尬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家长的威信哪儿去了,如何才能树立起家长的威信?前日,武昌区东亭学校小学部三(1)班的5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孩子和父母眼中的“威信” 学生:有威信,我们才听话 陈诺琳:我觉得威信就是让我害怕、让我听话。我平...
发布时间:2007-06-08 -
先教孩子学做人
我的妻侄今年12岁,上小学五年级,一直住在外公家里,为了孩子的学习,他的外公可谓用心良苦:每天只要回到家里就不允许再出去、写不完作业不让睡觉、除了节假日一律不允许看电视、周六和周日都为孩子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或特长班,从早到晚孩子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够玩一会儿那是孩子天大的愿望。孩子已 经近一米七的个头了,可至今...
发布时间:2007-06-08 -
自私教育要不得
前几天到医院看望一个朋友,闲聊中得知医院护士吴某的儿子小强,放晚学时在学校被同班同学小明打了,回家向妈妈哭诉。吴某跟儿子说:“下次他再打你,你就用嘴咬他。”当时值班室的五个医生护士,倒有四个人举手赞同。我不禁暗暗吃惊,这种教育方式多危险。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谁老实谁吃亏,越老实越吃亏,有道是会哭的孩子多吃奶. 记得2...
发布时间:2007-06-08 -
留美博士生陈都的家庭教育
教会学习方法踏上成功之旅 二○○三年八月十八日,对于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的陈都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盼望已久的愿望实现了,他获得了公费到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消息传到了家,传到了母校
发布时间:2007-06-08 -
冯德全:消极批评孩子更糟
“你真不听话”、“你不是个乖娃娃”、“为什么总是喜欢上网”、“你不是块读书的料”……这些家长平时挂在嘴边的话只会“坑害”孩子。昨日来渝参加第17届全国书市的“早教之父”冯德全认为,家长的消极暗示,只会让孩子行为习惯变得更糟糕。 冯德全是“0岁方案”的缔造者,30年一直从事早教研究。他认为,中国的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非常落...
发布时间:2007-06-08 -
对棍棒教育说“不” 正确对待“年龄段错误”
许波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为了应对父母的体罚教育,他可是煞费苦心。前不久学校刚出来的语文模拟测试成绩,更是让许波一筹莫展。当他想到父亲即将挥起的皮鞭和母亲严厉的呵斥声时,一阵寒气不禁涌上心头。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许波琢磨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趁着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他身着单薄的白色衬衣,足足在室外淋了一下午的雨,这招当晚奏...
发布时间:200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