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识教育”向左走向右走
前言 一个在父母的“赏识”中长大的男孩,充分享受着赏识带来的快乐和成功。2001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天津耀华中学早期教育开发实验班。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觉得原来的“赏识”不再灵验,孩子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焦虑和不安。 恰在此时,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男孩迅速投入进去。除了课堂内容之外,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心理健...
发布时间:2005-09-07 -
写给单亲孩子的家长
自去年接这个班以来,一直有一个孩子让我不自觉的关注着,他就是焦艺
发布时间:2005-09-06 -
使孩子愿意去幼儿园
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孩子开始去幼儿园都会不习惯,也不愿意离开父母去和陌生人在一起,这是正常现象。所以要做好准备工作,使孩子能顺利地去幼儿园。 1. 先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在准备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去玩,熟悉小朋友及她未来的班级教师,尽量使孩子对一切有好感。 2. 班级教师进行家庭...
发布时间:2005-09-06 -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⒈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论述上,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向前发展。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延伸,是后者...
发布时间:2005-09-06 -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我从事幼儿汉语语言表演及英语方面的教学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了,我感到孩子们喜欢的教师有下面几个共同点: 1.语言甜美,亲切,说话抑扬顿挫; 2.举止大方,形象好,面部表情丰富; 3.把孩子既当成自己的学生又当成自己的朋友,经常和孩子说说我们大人的心里话; 4.有耐心和爱心,喜怒哀乐易于言表,性格直爽. 5.唱歌不走调; ...
发布时间:2005-09-06 -
写给单亲孩子的家长
自去年接这个班以来,一直有一个孩子让我不自觉的关注着,他就是焦艺
发布时间:2005-09-06 -
使孩子愿意去幼儿园
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孩子开始去幼儿园都会不习惯,也不愿意离开父母去和陌生人在一起,这是正常现象。所以要做好准备工作,使孩子能顺利地去幼儿园。 1. 先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在准备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去玩,熟悉小朋友及她未来的班级教师,尽量使孩子对一切有好感。 2. 班级教师进行家庭...
发布时间:2005-09-06 -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⒈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的论述上,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向前发展。儿童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生物适应的延伸,是后者...
发布时间:2005-09-06 -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我从事幼儿汉语语言表演及英语方面的教学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了,我感到孩子们喜欢的教师有下面几个共同点: 1.语言甜美,亲切,说话抑扬顿挫; 2.举止大方,形象好,面部表情丰富; 3.把孩子既当成自己的学生又当成自己的朋友,经常和孩子说说我们大人的心里话; 4.有耐心和爱心,喜怒哀乐易于言表,性格直爽. 5.唱歌不走调; ...
发布时间:2005-09-06 -
青少年为何迷上“网婚”
“过家家”+网络=? 答案是网婚。 它的出现并非新闻,人们称之为成年人的过家家游戏。然而,一项最新的调研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网婚人群,使得网婚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事实上,当“过家家”从现实变成了虚拟,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它会对青少年的婚恋观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社会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虚拟婚姻...
发布时间:2005-09-05 -
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急速变化之时。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住房、就业、入学的困难以及离婚率的增加。人们的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必然会给人口中最为脆弱的部分
发布时间:2005-09-05 -
青少年为何迷上“网婚”
“过家家”+网络=? 答案是网婚。 它的出现并非新闻,人们称之为成年人的过家家游戏。然而,一项最新的调研表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网婚人群,使得网婚出现了低龄化趋势。 事实上,当“过家家”从现实变成了虚拟,很多问题随之而来。它会对青少年的婚恋观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是社会学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虚拟婚姻...
发布时间:2005-09-05 -
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
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急速变化之时。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造成住房、就业、入学的困难以及离婚率的增加。人们的旧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加快,必然会给人口中最为脆弱的部分
发布时间:2005-09-05 -
青少年屡屡自杀拷问教育盲区
两天来,吉林省接连发生两起少年情侣自杀事件。 两个数据让人震惊:一个是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青少年自杀,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另一个是我国自杀人群中,青少年自杀率是一个高峰,这与欧美国家壮年人自杀率高截然相反。中国的自杀人群越来越低龄化,这和我国对于青少年死亡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空白状态形成鲜...
发布时间:2005-09-02 -
孩子网瘾:一场心理控制权的争夺
话题 南方网讯 再亲密的人之间有时候难免也有“战争”,比如父母和孩子在上网问题上的冲突。当孩子沉迷在电脑前,不少家长心里往往只有不满和无奈。尤其在暑假,大多数家长白天忙着工作,孩子就着了魔似的迷恋着电脑和网络。“咱们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染上了网瘾?暑假过去大半了,有没有办法让他从网络中走出来?”这是不少家长当下的想法...
发布时间:2005-09-02 -
20%青少年患抑郁症 重视大学生个性优化
一年前,国际心理学会议公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字:在中国,20%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其中,4%重度抑郁,需要治疗……无独有偶,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又报道了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杨郁青,因不堪忍受抑郁症的折磨,从23层楼上跳楼自杀……这些事例提醒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还应关注他们性格、品行等优良个性...
发布时间:2005-09-02 -
中学生求“仙”热凸显心理教育滞后
中学生王某和李某面对面坐下,两人的手紧贴在一起,夹住一支铅笔,将笔垂直悬在半空。 “前世,前世,我是你的今生,若要与我续缘,请在纸上画圈。”两人一起念着“咒语”。 许久,笔竟然开始动了起来,颤颤悠悠地,在白纸上画出不规则的圆圈。 “‘笔仙’,‘笔仙’,是你来了吗?”王某问。 笔尖缓缓地向“是”字挪去。两人...
发布时间:2005-09-02 -
青少年屡屡自杀拷问教育盲区
两天来,吉林省接连发生两起少年情侣自杀事件。 两个数据让人震惊:一个是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青少年自杀,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另一个是我国自杀人群中,青少年自杀率是一个高峰,这与欧美国家壮年人自杀率高截然相反。中国的自杀人群越来越低龄化,这和我国对于青少年死亡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空白状态形成鲜...
发布时间:2005-09-02 -
孩子网瘾:一场心理控制权的争夺
话题 南方网讯 再亲密的人之间有时候难免也有“战争”,比如父母和孩子在上网问题上的冲突。当孩子沉迷在电脑前,不少家长心里往往只有不满和无奈。尤其在暑假,大多数家长白天忙着工作,孩子就着了魔似的迷恋着电脑和网络。“咱们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染上了网瘾?暑假过去大半了,有没有办法让他从网络中走出来?”这是不少家长当下的想法...
发布时间:2005-09-02 -
20%青少年患抑郁症 重视大学生个性优化
一年前,国际心理学会议公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字:在中国,20%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其中,4%重度抑郁,需要治疗……无独有偶,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又报道了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杨郁青,因不堪忍受抑郁症的折磨,从23层楼上跳楼自杀……这些事例提醒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还应关注他们性格、品行等优良个性...
发布时间:200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