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孩子说话“六忌”
一忌恶语。对孩子动不动就骂“傻瓜”“笨蛋”之类的话,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 二忌苛求。不要常说“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做”这些话会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 三忌强迫。不要说“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反感。 四忌威胁。“如果你做不好,我就把你怎样”之的话往往一两次见效,经常如此便无效果。 五忌低调。不要低声下气求...
发布时间:2007-08-29 -
孩子最喜欢的六种妈妈
1.心地善良,性格温柔,对孩子充满爱 妈妈应多亲近孩子,通过肌肤接触进行情感培育,温暖愉快,情感得到满足,建立相依情感,让孩子感到可亲可爱。 2.热爱学习,知识丰富,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这样的?是哪来的?为什么?等等。 妈妈应能正确、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会可以查阅书或询问别人给予解答,这...
发布时间:2007-08-29 -
想当头儿和不想当头儿的人必看(六)
当好自己的头儿 我们内心充满矛盾,如果你想当好自己的头儿,就要选择矛盾体中最有利你的一面 如果我们认真体察,就会发现在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个矛盾的两面体:一个懒惰的人与一个勤劳的人;一个胆怯的人与一个勇敢的人;一个井井有条的人与一个杂乱无章的人;一个总是渴望着什么的人与一个没有渴望的人;一个永远希望快乐的人与一个明智地知...
发布时间:2007-08-29 -
孩子最想要得到的十种东西
现在父母可以送给孩子的物质选择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物质,还需要: 第一件 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
发布时间:2007-08-29 -
如何对待孩子以哭闹换利益
家住郑州市淮河路的杜女士,最近比较苦恼,她自从生完孩子后,就辞去原来的工作,一直在家带孩子。现在孩子快3岁了,按说应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她最近老是爱发脾气。孩子很调皮,在客厅里转着圈撒尿,出去玩就嚷着买这买那,不给买就使劲哭,哭得杜女士很烦,有时控制不住就发脾气,还打孩子,打完后又很后悔,她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全...
发布时间:2007-08-29 -
让孩子从正规渠道了解性知识
女儿7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剧中的女孩因为坏人的引诱欺骗怀孕了,她的父亲正在大发雷霆责罚她……这时候女儿语出惊人:“真笨,戴个避孕套不就ok了嘛。”我和爱人都吃了一惊,相互看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仍然若无其事地看电视。 第二天,我尽量装作无意中提起这件事,问她,“怎么知道避孕套的?”她说,“...
发布时间:2007-08-29 来自: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
智能是学习能力的直接表现
第一,感受观察力是记忆和思维能力能够展开的基础,也就是说,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记忆能力又与观察、感受能力相关。观察得越细致深入, 记忆得越清楚。记忆能力同时又与思维能力相关,越是理解的事物,越是思维得清楚的事物, 无论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到位的那些事物,你记忆得越好。 第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
发布时间:2007-08-28 -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态度的显现
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复习功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做作业的时候注意力还不集中。自然学习成绩不好,不好就更没有兴趣,更没有自信,成绩就更差。结果就更加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注意力的意义在于:第一,与其他四个积极性相关;第二, 使智能处于良好的发挥状态;第三,也是智能的良好开...
发布时间:2007-08-28 -
向上积极性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
天才的家教重在培育孩子的五种积极性。不懂得这一点, 就不会有正确的家教方法。 首先讲向上积极性的意义。 分析自己的孩子或者别人的孩子,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学习好的或者学习差的,都能发现,孩子有没有向上的积极性, 常常是很重要的分别。 学习好的孩子大多表现得向上的积极性很饱满。 向上积极性的第一个意义,是它对于学习是动力,是一种...
发布时间:2007-08-28 -
五种积极性是整个学习能力的生命
那么,这五种积极性在整个学习能力中的位置是什么? 这是首先要清楚的。 五种积极性是整个学习能力的生命。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处于最好的发挥状态。 五种积极性能够使八种智能进入淋漓尽致的天才状态。 五种积极性在孩子学习遇到干扰的时候, 保护八种智能不受外界的干扰。 五种积极性还能够开发、发展八种智能。 这是一些特别要紧的、 攸...
发布时间:2007-08-28 -
理解是温暖心灵的一束光
“孩子小的时候什么话都和我说,现在大了却和我们没话说。”类似的抱怨在很多家庭普遍存在。孩子长大了,却与父母疏远了。难道父母与孩子真的没有共同语言吗?教育专家指出,在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背后,其实是父母无法探知孩子内心世界的苦恼。 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孩子和父母问什么好似来自不同的星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小波分析...
发布时间:2007-08-28 -
想当头儿和不想当头儿的人必看(五)
我们真的需要头儿吗? 有时候我们觉得不需要头儿,那是因为我们和头儿的立场不一样。 今天是全校大扫除的日子。按照惯例,大扫除结束后,各班卫生委员会集合到一起,到各班检查,评选出卫生情况最好的班级。 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种全校总动员的大扫除,在各个班级热火朝天的共同劳动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付出劳动的愉快。而且,大家也很愿意为集体...
发布时间:2007-08-28 -
独处的孩子不一定孤独
孩子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
发布时间:2007-08-27 -
顺应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法
旅日画家庄凌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在东京、横滨、长崎、札幌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庄凌独自一个人把女儿带大。 女儿在日本从一岁半开始上保育院直到毕业回中国上小学,她亲身体验着中日育儿方面的巨大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曾经给她带来过许多困惑,但是,看着女儿健康快乐地长大,看着她成为优秀的小学生,庄凌说,这些年的付出完全值得。而那些曾...
发布时间:2007-08-27 -
开学在即如何让孩子“收心”
不知不觉间,暑假已经快结束了,此时的孩子睡得晚起得晚,起床后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三餐也不规律,大多数孩子已经成了“散羊”。专家提醒,家长应利用暑期最后的这几天,充分调整孩子的心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要帮孩子做好物质上的准备,让孩子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问题一:漫长的暑假已经开始让不少孩子觉得无...
发布时间:2007-08-27 -
接纳,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的自然教学流派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 只要孩子乐意去做一些事情,去学一些本领,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永远是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的奥秘是什么呢? 太好了:这三个字就像是一颗定心丸,表达了说话者对孩子的一种充分的接纳。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总是在担心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好。内心充满了胆怯和不安。而一...
发布时间:2007-08-27 -
12招让孩子更专心
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也就是说,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自然比较短。 现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过度学习,孩子根本没办法消化、吸收那么多东西;学习内容不适合孩子的理解程度或兴趣,学习内容太难或太容易、不符合兴趣,让孩子跟不上或觉得没有挑战...
发布时间:2007-08-27 -
不要阻止孩子表现天赋与才能
孩子有善于表现自我才能的天性,特别是在有外人的时候,更是乐于表现自己的拿手好戏。当孩子在尽情地自我表现时,有时会惹得大人心烦,于是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加以指责并阻止。这是养育孩子的大忌。心理学研究证明,人都有各自潜在的天赋与才能,如果不及早地发现,自觉地加以培养、发展,就可能被埋没,有时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因此,做家长的要创...
发布时间:2007-08-27 -
家庭教育把分寸过犹不及不可取
古人经常提醒人们“办什么事都要掌握火候,过火了就会适得其反,不如不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过犹不及”。 家庭教育中,如何把握分寸,防止“过犹不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营养过度: 摄入过多的超出身体需要的营养不但是浪费,而且对身体还会有害。 蛋白质和脂肪过多,除会影响消化功能外,还可造成肥胖症,影响身心健康。 现代营养学研...
发布时间:2007-08-27 -
别吝啬赞美孩子
卡耐基小时候是一个公认的坏孩子,到处惹是生非。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时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 继母亲切地托起卡耐基的下巴,微笑着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孩子。”继母的话让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就是凭着这一句话,他和...
发布时间:200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