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
每个孩子都渴望走向成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到达成功的终点。能够到达终点的成功者,并没有什么比别的孩子格外优越的条件,其实每个孩子的先天条件都差不多。与获得成功的孩子谈起原因时,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成功的关键就是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精力高度集中,学习,要聚精会神地去学;做事,要专心致志地去做。 法国的一位生物学家对这一...
发布时间:2007-08-13 -
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教育子女可谓是一个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甚至会误入歧途。听了教授的讲座,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子女学习好,样样出色,但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社会进步迅速,...
发布时间:2007-08-13 -
开学了,收心教育应加强
开学后的前几周,一些学生虽然能按时上学,但老师可以感觉到,他们人在教室,心还停留在过年的状态中;不少学生口袋里装的还是小玩具;一些学生晚上看电视太晚以致早上起不来;上课时部分学生无精打采,盼着放学后回家吃好的玩好的等。 上述现象可以统称为“开学综合征”,其原因就是学生假期后不能及时收心,这是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
发布时间:2007-08-13 -
给父母关于女孩子教育的建议
1、 有足够的机会探索和到处游历的女孩,会有更好的空间能力。不必限于搭积木。给茶杯配套、骑自行车和踢足球都在使用空间能力。 2、 帮助女孩建立学习的自信,不要总是跟女儿传递女孩就是数学差的信息。同时告诉女儿努力学习不是可耻的事情,随着科目变难,努力学习是一种要求。 3、 帮助女儿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最佳的办法是和她们一起参与到...
发布时间:2007-08-13 -
父母过度关心也是种隐性压力
年仅5岁的小女孩开心(化名)面对母亲的关心,时不时会冒出“烦呀!”的抗议。心理专家提醒父母说:“关心也是一种隐性压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专家王志铭认为,现在生活条件下,来自学生内部和社会竞争的压力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在孩子们的精神上形成“隐形”的包袱,而且这个包袱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时,家庭应该是孩子放松心理压力的...
发布时间:2007-08-13 -
不要总对孩子说“××比你强”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就是许多家长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指名道姓地给孩子树立榜样。这些榜样,可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或者是亲友家的孩子,或者是同事家、邻居家的孩子,或者是大众传媒中报导过的孩子。他们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家长教育自己孩子,可能说以下一些
发布时间:2007-08-13 -
向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挑战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不可一味责怪孩子,首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是家长的不当言行‘造就’了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昨日,在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本报家长学堂上,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实验小学教师王娅琼,为到堂的160余名家长和小学生,就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问题进行了交流。 好习惯令孩子终身受益 在讲座开始,王娅琼...
发布时间:2007-08-10 -
让孩子自己想问题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美国人就特别推崇孩子的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陪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就要提拱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在这里,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尔考斯彼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个节目在让你捧...
发布时间:2007-08-10 -
让孩子掌握六种生活技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社会能力解释为:是一个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
发布时间:2007-08-10 -
儿童多画画有助能力培养
儿童多画画有助能力培养 绘画是早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孩子的语言发展尚不够完善,绘画是他们能够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思维、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以及孩子热爱大自然等美好情感的培养。 4 岁的萱萱每天都要得意地画上几张画。她现在已经创作了上百张画,虽然这些作品都很一般,却记录着她心智的成长。不管她今后是否...
发布时间:2007-08-10 -
谈孩子对成人的不同态度
孩子对待大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些情况应视为正常现象。比如,孩子对父母等亲人表示亲近与依恋,而对陌生的大人表示冷淡和疏远;再比如,与其他大人相比,孩子对老师表现得更为尊敬与顺从。孩子的这些表现受其情感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正常现象,父母不必为此忧虑。而另外一些情况,则必须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孩子产生了“两面派”行为,对不...
发布时间:2007-08-10 -
家教必须从实际出发
有一位名人说过: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这是说,大自然天天都有变化,每天的日出日落千姿百态,各不相同。那么人呢?孩子呢?北方有句民间俗语:不见孩子子,只见衣服小。今天与昨天相比,孩子是“新”的,他的生理、心理、智能、品格天天都在发展变化。每过几个月,家长都会感觉到孩子的个子长高了。然而,父母们在教育培养孩子时,往往又忘记了...
发布时间:2007-08-10 -
如何“夸”出一个好孩子
他是一位父亲,老三届毕业,曾是工厂普通工人。 他有一个女儿,一个刚生下不久就双耳全聋的女儿。 20年来,这两个普通的生命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系列不平凡的奇迹: 这位父亲是周弘,女儿是周婷婷。 周弘,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他被尊称为“赏识老爸...
发布时间:2007-08-10 -
面对家中小赖皮“no”与拥抱一块上
文文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玩着他的天线宝宝,“文文,快点,别玩了,要去上幼儿园了。”妈妈大声喊着。 “我不去幼儿园,我昨天说过了,你们不给我买咸蛋超人我就不去幼儿园。”文文固执地说着。 “文文乖,玩具过两天妈妈会给你买的,我们先去上幼儿园吧!”妈妈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 “我说了不去就不去,你什么时候给我把咸蛋超人买来,我就...
发布时间:2007-08-10 -
教子心得-先肯定再批评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与孩子沟通,首先要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孩子的过错或不足,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否则,一味地数落、责怪孩子,只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 女儿丹丹3岁半时,一次我们带她去赵县玩,我们都走累了,丹丹非让我抱不行,...
发布时间:2007-08-10 -
与孩子沟通的几点建议
现在一些家长很难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就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来了解孩子的思想脉搏,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甚至有些家长抱怨说,他简直把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也用遍了,但收效甚微.可是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你的许多办法是否适合孩子的"胃口,"他对你的办法有多大兴趣,是不是触摸到他们的兴奋点. 那么,家长怎样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呢.笔者有几条建议...
发布时间:2007-08-10 -
青春期常见的月经病
痛经:在多数情况下,月经期没有疼痛的感觉。若在月经期或月经前1-2内发生一种由肌肉紧张或痉挛引起的下腹疼痛或腰背酸痛的混合感觉,则为痛经。 痛经在青春期女性极为常见。女子初潮后一年内发生原发性痛经者占75%,第二年内发生率占13%,第三年内发生率占5%,第四年内发生率占4%。痛经发生的原因,至今仍不肯定,常与多种...
发布时间:2007-08-10 -
做孩子心中的偶像
女儿两岁半时,一日我和夫带她去逛街。由于夫是研究基础医学的缘故,走在街上,他对一种治疗风湿的新药发生了兴趣,不停地向卖药人询问药理药效。卖药人急于卖药,言词之间不无夸大。夫正言相告:“你卖药可要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信息呀!”这时在一旁观望了许久的小女看出了名堂,不失时机地对卖药人说:“叔叔,你可别骗我爸爸,我爸爸什么都知...
发布时间:2007-08-09 -
携子外出是培养独立性的良机
妈妈走到东,孩子就走到东;妈妈走到西,孩子就走到西;妈妈出门,孩子死缠烂打地要跟着去。对于“跟屁虫”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呢? 孩子是家庭生活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可是这个“小不点”较起劲来,真让爸爸妈妈吃不消。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些尴尬的场面? 不得不带的“小尾巴” Part1.菜场“跟屁虫” 丁丁和妈妈一起在家里开心地玩玩...
发布时间:2007-08-09 -
低声调教育孩子有好效果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说服,还是大声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实在让人生气。”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尤其是3~7岁的儿童,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家长面临的棘手问题。 其实,当家长为管教孩子的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时,是否想过变换一种教育方式?好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搞恶作剧、做错事也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一味地对孩子高...
发布时间:200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