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教孩子从小学会包容
别以为偏见和歧视只存在于成人世界,其实,在孩子小小的头脑中早就有了这些观念,如果父母不加以积极引导,孩子会将这种观念发展为奚落甚至敌意的反应。 如何教孩子从小学会包容 育儿专家提示,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应及时帮助孩子摈弃偏见,学会包容。 案例:妈妈带着未满4岁的丹丹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当老师安排小朋友以两个人一组完成搭...
发布时间:2007-07-23 -
怎样利用暑假好好玩(三)
用肢体运动来释放你的郁闷 和某人背对背坐着倾诉自己 好玩的事是让郁闷的内心得到宣泄 每一种生活,不论它多么宁静、波澜不惊、一成不变,都会有一些挫折,事实上,生活越平静,一些小事就越能激起波澜。 有时候症状是间接的,比如无聊、焦躁不安以及粗鲁等,或者可能是生理上的,郁闷转为了头痛、背痛、肩膀或脖子僵硬。 你有很多选择
发布时间:2007-07-23 -
让孩子跟脏话bye-bye
当一句脏话从宝宝的嘴里吐出时,作为父母的你一定很生气,很着急。宝宝出现这种不良行为(或者叫问题行为),到底该如何处理呢?先不要生气,也不要着急,你想一想:2岁左右的宝宝为什么会骂人,说脏话? 其实,2岁的宝宝正处于无意识的学习状态,他很努力地去模仿别人的一言一行,并以此为乐,可又不明白所模仿的语句的含义。因此,面对一个2岁...
发布时间:2007-07-20 -
家庭隐性伤害 近半数儿童遭遇“精神暴力”
三成学龄儿童“睡不饱、吃不香” 人体必需的睡眠与饮食,如今居然成了影响孩子健康的两大隐患。一项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12岁以下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10.4%;而这一比例在13至15岁的儿童中上升到了33.3%。 学龄儿童的饮食状况同样令人堪忧。调查发现,接近8%的儿童午餐没有规律,或用零食代替,或在快餐店或用盒饭解决。特别...
发布时间:2007-07-20 -
儿童厌学的几种“病根”
孩子大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意学习。但有些儿童就是不爱学习,心理医生称之为厌学,这是学习动力缺乏所致。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现象呢?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 望子成龙,要求过高。过高过严要求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
发布时间:2007-07-20 -
“教”给孩子选择权
现在的孩子缺少选择权,一切都由大人安排,以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习惯性地接受由老师说了算的教育,似乎也是寻常事。 不过,在上海市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有些例外,在这里念书的孩子有一些选择权,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主拓展型课程,尤其是在少先队活动中,孩子的这种选择权利就更大了。校长张鹰认为,选择权不是作为学校给予孩子的恩赐,而是教育...
发布时间:2007-07-20 -
英国父母:教育孩子做一个绅士
大概是因为身材娇小的缘故,与西方人的同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看上去往往要小两三岁。岂止是看上去“小”,心理年龄也普遍比实际年龄小,做事很幼稚,爱哭,依赖性强,总是希望别人都包办了才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也往往考虑不够。 这些行为特征使中国留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难堪。比如,我的一位同学就曾经因为在午饭时间去找老师问问题,...
发布时间:2007-07-20 -
为孩子择校英父母“不择手段”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会为孩子能够进入好学校而不遗余力地奔波,甚至花上大笔“择校费”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铺路。英国虽然国立中小学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各校教育质量差异很大,英国父母为了让子女进入教育质量好的学校,也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其操心劳力、焦虑的程度绝不亚于中国的父母。 入学申请表是家长向学校提交的重要材料。在填写入学申...
发布时间:2007-07-20 -
美国孩子的独立自主从哪里来的
美国父母认为,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 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大人不但要认真听,而且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 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能横加训斥;要...
发布时间:2007-07-20 -
美国父亲自述:究竟谁来带孩子
抚养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做父母的都面临挑战,比如满足孩子生理与情感的需求,帮助他们趟出一条人生之路。在我的家乡以至全美国,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多过花时间,“在家带孩子”的观念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小的时候,我的大多数朋友的母亲都在家带孩子。只有一个叫Kurt的,他妈妈在外工作。对我来说,回家自己用钥匙开...
发布时间:2007-07-20 -
中日父母在养育观念上的大不同
中国与日本在儿童方式上存在着许多极为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在于养育观的不同。 中国人认为, 小孩子娇嫩,抗寒能力低,而病是冻出来的,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多,但是孩子尽管已厚成了”棉球’,却还是没完没了地生病;而日本人认为,小孩只有少穿衣才能增强皮肤温度的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抗寒能力、防止生病的目的,所以小孩总比成人穿得少。...
发布时间:2007-07-20 -
旅德妈妈:育儿不论观念和方法
中西组合家庭从来就是一个话题,不大也不小。而组合家庭除了关于孩子的教育上与一般家庭有所不同稍为复杂之外,其他无大区别。 中西家庭是以中为主还是以西为主并不重要,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是以东方观念为主以西方观念为辅当然没有界定,谁的方法有效,有道理,就采纳谁的。界定了,就是犯傻。再说,孩子也不按你规定的路线走。和西方人结婚、...
发布时间:2007-07-20 -
德国父母尊重小孩子的“爱情”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谈起,中国传统的“男女之大防”,对于孩子的精神来说,真是一种扭曲。本来到了青春期,孩子会自然地意识到性的区别,对于异性有些神秘感是正常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却把性当作罪恶,以为这样就能挡住年轻人天性的自然发展。殊不知这是可怕的愚昧,结果是造成了许多精神畸形;孩子们更加想入非非,弄出许多毁灭性的悲剧。 就...
发布时间:2007-07-20 -
请让你的孩子把话说完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
发布时间:2007-07-20 -
妈妈不必内疚的10件事
在你离开宝宝身边的时候,在你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为没有全心投入到宝宝身上而深感歉疚?现在,快快赶走这些折磨你的念头吧,有些事情,你有理由不内疚
发布时间:2007-07-20 -
与孩子对话时,要把好三关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拘谨内向型了。他们经受改革开放的熏陶,见多识广,思维创新,性格外露,活泼开朗,反应敏捷,在父母面前不是缩手缩脚,沉默少言,而是想说就说,说干就干。因此,与孩子对话需要讲究才行,具体说要把好三关。
发布时间:2007-07-20 -
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种。关于教子,勿寻特殊技巧,道理皆明,差于道理的执行程度和执行方法。 督促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早养成早受益,不厌其烦,至少每周与孩子交流一两次。不要期望这个年龄的孩子能一次性地接受你的嘱咐,不厌其烦大概就是诀窍。最终使孩子养成不做完作业不能从事其他活动的习惯,养成剩余时间学点什么的习惯,比如,每天十分...
发布时间:2007-07-19 -
妈妈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小孩
据美联社报道,妈妈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研究人员指出,儿童通过观察建立饮食态度。专家警告说,对部分儿童而言,那或许意味着对他们的身体起到不利作用。 美国国家饮食失调症协会女发言人卡罗琳
发布时间:2007-07-19 -
中小学英语也要重视文学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文化意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之一。新课程也倡导一种具有“文化”视野的英语教育,这对克服过去过于突出英语知识传授的弊端意义重大。但《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的界定只限于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对文化之精华的文学教育则没有提 及。事实上,文学教育在我国中...
发布时间:2007-07-19 -
侦探妈妈:给孩子留点空间
“侦探”妈妈在中国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什么事都告诉家长,而是把心事写进日记或者与同龄伙伴分享。于是,作母亲的就会通过“侦察”的方式了解孩子。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首先,关爱孩子是母亲的本能和职责,这是人之常情。对母亲来说,怀孕生育是一个特别的旅程,关爱孩子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孩子出生后,一举一动都在大...
发布时间:200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