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孩子跻身“赢家类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拥有不同于其它人的特殊的心灵结构。举例来说,有些小孩充满了好奇心,非常活泼,很会讨人喜欢;但有些小孩却只想跟别人保持距离,稍遇困难就想退缩,没有勇气接受任何挑战;另有一些小孩又刚好相反,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吓不倒他,他总能意志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一路迈进,直到完成。 《让我们彼此了解》...
发布时间:2007-01-30 -
“代沟”,不可逾越的障碍
据12355青少年热线近日统计,来电中涉及家庭矛盾的超过60%。而在对本市30多所市级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200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高中学生认为只能和同学说心里话,选择把父母当作沟通对象的仅占21.9%。 “父母不理解我”、“他们都不爱我”、“我觉得在家无话可说”……这些成为青少年倾诉烦恼时的关键词。一名初三学生因父母拒绝为...
发布时间:2007-01-30 -
“好话”要讲得有教育味道
对孩子说好话并不难,然而要说得恰如其分,没有虚伪的造作,没有过溢的“水分”,能起到鼓励而不致使他们产生飘飘然的念头却大有讲究。 “好话”要有教育的味道,在于恰如其分的激励的准确性 当孩子很有水平地回答了大人的问题时,说一句“你说得很有见解”总比“你在这方面一定很有天才”来得实在,因为见解是对当事而言的,符合激励评价“质性...
发布时间:2007-01-30 -
消除孩子对老师的偏见
对老师有偏见,影响良性师幼关系的形成。宝贝的偏见一方面来自“成见”,即“成人之见”;另一方面来自“主见”,即“主观的个人之见”。帮助宝贝消除对老师的偏见,有利于提高他的生活感受质量,维护宝贝的身心健康发展。 驱除偏见中的成人阴影 放学了,爷爷来接佳佳回家,老师主动告诉爷爷,宝贝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悠悠不小心在佳佳的耳朵后面...
发布时间:2007-01-30 -
幼儿交通安全课,民警成了“香饽饽”
近日,承德市交警四大队民警来到营子矿区幼儿园组织了一堂交通安全课,可以容纳百余人的大教室内,挤满了学生和家长,没地方坐大家就站在过道、教学楼走廊内。承德市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教导员李雪松说,以前,他要想给一些单位、学校上交通安全课,什么时间是人家说了算,高兴时给安排一课,不高兴时精心准备的课就得泡汤。而现在,和李雪松一样...
发布时间:2007-01-29 -
怎样对待磨磨蹭蹭的孩子
郑州读者徐雨晨问:“我的孩子7岁,自理能力还行,但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慢吞吞的,你急他不急。据老师反映,他平时在学校做作业也比别人慢。该怎样纠正呢?”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们来听听家长代表的观点。 观点一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上学前,...
发布时间:2007-01-29 -
学生配手机学生寒假激增“手机综合征”
目前中小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人数不断增长,在方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手机成了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当通讯工具,也当玩具。一些学生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上网……随着寒假的到来,一些中学生开始大煲手机粥,频发短信,手机话费量更是噌噌涨。 专家认为这是典型的手机依赖症。 一晚发100条短信、一聊一小时、月花费上百...
发布时间:2007-01-29 -
你是合格的家长吗?
您是合格的家长吗?您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得如何? 请您自测。如果自测总分能超过40分,那么您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还需努力哟! 您是合格的家长吗?您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那么,请您先做一个小测验。 下面的要求,如果您总能做到,每项得2分;如果偶尔能做到,每项得1分;如果没做到,...
发布时间:2007-01-29 -
家庭学校和谐有益孩子学习
委内瑞拉《国民报》9月3日发表题为《好成绩产生于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文章,文中谈到据美国教育部的因特网网页透露,家长于学校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已得到证实,在家长参与时,学生的成绩好,出勤率高,作业能够完成,并能继续研究生的学业。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了解孩子的进步,并指导孩子的活动。学生成绩差别是由...
发布时间:2007-01-29 -
培养一个左右逢缘的孩子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其社会性,社会是一个有不同民族、不同观念和不同利益的群体,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因此,人在社会上生存立足,要有所作为,首先就要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要对不同的人和事有着不同的协调能力,俗话说要左右逢缘。协调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是每个人协调能力如何,与其童年的培养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老一辈革...
发布时间:2007-01-29 -
影响儿童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都可直接影响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可总结如下: 1.语言接受环节的落后。当人们面对语言材料时,第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接受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字、词和句子的辨认与理解过程。如果这一过程出现困难或落后,儿童就会在口头和书写的语言材料的理解方面出现障碍,接受过程落后的儿童通常有如上表现: ① 不懂...
发布时间:2007-01-29 -
你会爱孩子吗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母亲兼教师李圣珍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以及如何将“问题孩子”教育成人的故事。这本书与其说是教育孩子的,不如说是教育父母的。 这本书通过真实的故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没有秘诀,如果说有秘诀,那就是一个字
发布时间:2007-01-29 -
善待孩子的“怪问题”
五光十色的世界在孩子的眼里新鲜、有趣,他们常常以好奇的目光观察世界,自觉不自觉地思索其中的奥秘,探索打开神秘世界的钥匙,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时不时冒出一些怪念头、怪问题。面对孩子的怪念头、怪问题,作为教师或家长,一要理解,二要保护,三要发展。 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发育、发展尚不成熟,知识、经验都还很欠缺,所...
发布时间:2007-01-29 -
热点透视:“朝九晚五”为何引不来家长齐喝彩
北京市政协委员近日呼吁推迟北京市小学生冬天上学时间,一些家长却表示反对 冬天,早晨6点20分,沉睡的城市还没有喧嚣起来,北京地铁13号线回龙观站,一个个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已陆续登上站台,有的还拖着折叠自行车,在寒风中等待着开往城区的地铁。在短短20分钟内,有近20名学生搭乘地铁离去。 “每天打车加坐车得一个小时,要不是今天学校考试...
发布时间:2007-01-26 -
中学生流行“网上结婚”
一网名为“瑟瑟秋风起”的初二女生在佛山某论坛中发帖征集“同居结婚”者,引起了网友热议。记者通过其留下的联系方式与这名中学生取得联系时,她表示,网上同居结婚在同学中很普遍,自己只是玩玩而已。 记者调查了解到,“网上结婚”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12岁的女生已经“结婚生子”、15岁的男生已经是“孩子他爸”的现象在中学生中也比较流行...
发布时间:2007-01-26 -
向孩子提问是一门学问
当你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 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 3、有人欺负你吗? 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 1、今天你快乐吗? 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
发布时间:2007-01-26 -
教育:批评难,表扬更难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成为昨晚本报“教育热线”的“中心议题”,不少家长坦言,对自己的孩子夸也夸了,骂也骂了,好话、坏话说尽了,孩子的成绩依然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两位热线主持人“会诊”后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家长“不会”表扬或批评。 【案例1】肖女士在电话中说,她的女儿写字太慢,做作业时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常...
发布时间:2007-01-26 -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电脑
如何陪伴宝宝玩电脑 电脑多媒体无异于一本百科全书,它通过语言、图画、电视录像和模拟场面,把孩子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使孩子了解到人类的起源、科技的发展。但是,怎么才能教孩子正确地学习和使用电脑呢? 很多家长以为,一旦他们把合乎质量的软件安装到电脑上,就算尽了他们的职责。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个开始,要想孩子熟练操作电脑,还需要...
发布时间:2007-01-26 -
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是构成当今世界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的品质要素。培养幼儿从小关心他人对促幼儿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关心他人,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 独生子女在智能、体...
发布时间:2007-01-25 -
中国父母应该向西方学习的六要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中国家长应该向西方学什么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
发布时间:2007-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