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国快乐教育面面观:美国是孩子乐园
每个国家的育儿方式是与从不同的,那哪个更适合教育宝宝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各国的教育方法吧? 美国小学:孩子的乐园 提起美国的大学,许多中国人都赞许有加。可说到美国的小学,大多数人免不了要摇头。在美国工作期间,我把儿子带到华盛顿,在当地的斯汤德特小学从学前班上到了二年级上半年。孩子学了多少东西谈不上,但我亲身体会了一番美...
发布时间:2006-01-13 -
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主要包括“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能干什么事”;以及综合个人的知觉、意志、态度、价值观念等构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我”。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点决定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理想及信念。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职业成就、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如...
发布时间:2006-01-11 -
训练孩子听说读写的小窍门
听说读写通常是对学龄儿童来说的,但其实0-6岁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对100名智力商数(IQ)130的学生进行为期40年的跟踪调查,40年之后的结果是,并非每个人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他发现,除了智力商数以外,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左右着他们,但当时这个问题悬而未决,直到加德纳提出八大智能理论之后,我们才看到,人在社会上的成...
发布时间:2006-01-09 -
不要揭穿孩子的小秘密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早期智能的开发非常有益。然而,亲子之间的交流往往并不像父母想的那样简单,其中无法和谐相处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父母对孩子做了超“规范”的行为,比如偷看了孩子藏在抽屉里的日记等,一旦被孩子发现,对父母的不信任就会增加。 孩子在处理现实面临的困境时,总会寻找一个他人不知道的“秘密”,来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个秘...
发布时间:2006-01-09 -
乖”孩子不是“好”孩子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语道破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然而,时下的新新父母却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活泼好动甚至调皮捣蛋也不为过,认为那样的孩子才聪明。 “不听话”的孩子多多 小时候的冯永智总是“违抗”大人的意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有一次,身为幼儿园园长...
发布时间:2006-01-08 -
孩子耐挫力培养五部曲
学走路时摔跤、和小伙伴相处时发生冲突、考试考得不好……从小到大,孩子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数不清的挫折。面对挫折采取的不同态度,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不同的结果:孩子在受挫后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常会失去自信,产生退缩之感,甚至变得越来越软弱;如果得到合适的引导,孩子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意志力。 很多父...
发布时间:2006-01-07 -
怎样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也许有些父母会问,在日常养育中如何训练孩子的的记忆力呢?我们认为,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很少,训练记忆力,可从掌握周围的日常生活知识中培养。涉及的具体内容是: 1)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家庭住址和10个以上的亲戚或父母的朋友的名字。 2)对吃过的饭菜大部分能叫出名字,能认出20种动物,并能模仿几种动物的形象。...
发布时间:2006-01-04 -
手指多运动头脑更聪慧
一位日本医学博士对手与脑的关系作了多年研究之后指出:“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使他锻炼手指的灵活能力,因为手指的活动可以极大地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继而促进全部智能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年轻父母出于疼爱、怜惜等种种原因,连穿衣服、系钮扣、解鞋带都不让孩子做,甚至连削一...
发布时间:2006-01-04 -
和孩子交流,不能犯的错
每天,爸爸妈妈都要与孩子进行许多对话。这些话,有的是父母精心组织过的,想以此对孩子进行某种教育;有的则是漫不经心的问答。下面列举了常见的有问题的对话,请想一想,你也常这么说吗? ●事例:儿子同小伙伴玩耍后宣称:“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小明。” ●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小明是个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对他人过分地指责,或许...
发布时间:2006-01-04 -
孩子蛮不讲理,不能宽容
不久前,一位妈妈焦虑地说:“昨天我把5岁的儿子从婆婆家接回来,刚进门,儿子竟然用凶恶的口气对我说:‘还不赶快把我的鞋子脱掉。’然后,把脚伸到我眼前,一副蛮横的模样。当时,我差点一巴掌打下去,可是手举在空中的刹那,我又想到我们夫妻为创业而忙碌,根本没空陪他玩,任由公婆管教,也难怪他的行为举止让我无法掌握。” 孩子若态度不对...
发布时间:2006-01-04 -
孩子学习认字的契机
孩子长大了,许多家长心急地帮孩子准备很多认字教材,希望孩子可以因此说得更快、懂得更多字甚至常会以“认识很多字”“会读书”作为孩子成就的指标。其实,孩子发展有一定的成熟期,父母只要掌握契机善加利用,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潜能。 孩子认人的时候,正是孩子学习认字的好时机,因为孩子在认人时,已开始将人的脸型图象化,所...
发布时间:2005-12-31 -
孩子问题折射家长影子
近日,在南宁市妇联、南宁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组织的“首府未成年人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南宁市第一幼儿园两名教师提交的《家长生活方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影响》荣获一等奖。专家认为,这份调查报告可以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 妈妈迷武打片儿子好斗 很多人可能觉得,家长文化素质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也应该“水涨船高”。该论文调查结果显示,两...
发布时间:2005-12-31 -
给破坏一些鼓励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破镜重圆”……面对孩子的“破坏”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杰作”? 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这...
发布时间:2005-12-31 -
关注孩子统筹协调能力发育不良
儿童“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感觉统合失调症”在作祟
发布时间:2005-12-31 -
孩子应该和谁玩
如今,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中小学校,与城市儿童同窗共读。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农民工子女学习上遇到困难,74.3%的城市学生表示很愿意提供帮助,76.5%的流动儿童能和当地儿童一起玩。同一调查对城市学生家长的问卷表明:35.7%的城市家长表示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帮助农民工子女学习;32.5%的城市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和农民工...
发布时间:2005-12-31 -
孩子打架让他自己想办法
新华报业网讯 3岁前的宝宝口语表达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往往以动作代替语言,从而发生误会。随着他们社交面的不断扩大,使他们逐渐产生了想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是语言发展又制约着他们的行动,在一连串的矛盾产生下,孩子往往会以“打”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难题。这时家长要及时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是带领孩子解决...
发布时间:2005-12-31 -
帮孩子控制“人来疯”
孩子“人来疯”让不少父母感到头疼,所谓人来疯,就是越有客人,越不听大人话,以致影响了大人间的交流。这种现象多发生于2
发布时间:2005-12-30 -
“家长的心愿”不能迎合
据《大河报》12月22日报道,目前,“一些幼儿园开设了先秦古文、三字经、奥数等这些小学甚至中学课程的内容”。 在这些幼儿园,一些老师认为:孩子过早过多地学习这些硬知识不太好。既然老师都认为不太好,那么幼儿园为什么还要开设这些违背幼儿接受能力的课呢?他们说,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愿。 “一些家长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发布时间:2005-12-30 -
“防”父母中学生英语写日记
核心提示 从2002年起,当时上初二的钱敏(化名)便开始用英语写日记,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防止家长偷看自己的日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兰州市的中学生中,像钱敏这样用英语写日记的现象并不少见。 防家长
发布时间:2005-12-30 -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们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特别喜欢听父母给他们讲的故事。这些故事远远超过了电视节目和图画书对他们的影响。讲故事可以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了许多问答和交流的机会
发布时间:200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