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教育有律可循
寒冷的冬天到了,气温一下降,往日经常在小区里活动的孩子们也不见了踪影。偶尔见到几个孩子,也是捂得严严实实,穿得像个“棉花包”,在家长的催促下匆匆赶路,惟恐在外面多呆一分钟而着凉生病。 但是,每到冬季,儿童医院里的小病号还是有增无减,于是,一些家长想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和地球另一端的许多北欧国家,那里的孩子从小接受“寒冷教育...
发布时间:2006-01-24 -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做事拖拉也是病
据最新一期《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报道,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做事拖拖拉拉也是一种病,而且有方法根治。 约瑟夫
发布时间:2006-01-23 -
巧对孩子的“餐厅兴奋症”
餐桌上丰盛的菜肴,根本不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他对那些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肉没有任何兴趣,他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津津有味地吮吸手指,一会儿会发出狼一样“嗷嗷”的叫声,一逮到机会还要四处游走一番,反正就是不会乖乖地坐下来填饱肚子。面对这样的宝宝,你该怎么办? 尽管知道那个小家伙一到餐厅里就会出你的洋相,给你捣乱,但是你...
发布时间:2006-01-23 -
调查显示:20.8%的孩子有攻击性
幼儿园里的孩子打打闹闹本是在所难免,然而,由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首次完成的对2~ 5岁幼儿气质、行为评估调查显示:20.8%的孩子具有攻击性,有暴力倾向。如何对越来越多的小霸王进行约束,如何引导这部分孩子远离暴力倾向。 幼儿暴力倾向挺吓人 12日,记者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处见到了张女士和她的女儿乐乐(化名)。乐乐今年5岁,在哈...
发布时间:2006-01-23 -
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四成学生最近情绪不佳
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家长知道吗?南京市社科院的专家日前完成了对南京市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成学生经常和父母交流。专家希望通过这份报告,提醒大人们能更多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六成孩子懒得和父母交流 2005年10月,专家从南京市所有中等教育学校中随机抽取了20所学校,再从每个学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2006-01-23 -
再说一次“我爱你”
孩子成长,家人的关爱对他很重要。如何去爱他,让他知道自己在爱中成长,是幸福的人? 爱要说出口。孩子没有分辨能力,有时候并不知道父母的行为是否代表爱,于是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你爱他。从小羊出生起,每天我要至少和他说两次我爱你,并且亲吻抚摸他。例如,我们母子每天早晨起床第一句话,在幼儿园的门口的最后一句话,每天下班到家的第一句话...
发布时间:2006-01-23 -
对孩子的假哭说“不”
对幼儿而言,哭不仅是种求助信号,还是一种有目的指向,一种示威和强调自我,即假哭。其实,在生活中,父母遇到孩子假哭的情况应该属于比较频繁的,而且大多发生在他们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专家提醒父母:解决哭的问题,首先要明辨哭的含义。通常比较脆弱的孩子倾向于真哭,这时父母应培养其独立精神;比较倔强的孩子倾向于假哭,父母要冷处...
发布时间:2006-01-23 -
改变孩子,改变家长
本学期我们将科研的重点放在如何改正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的方面,但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较短,许多好的习惯仅仅依靠在幼儿园的时间是无法得到培养和改进的,因此我们想到了应该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共同配合我们的工作,然而从一些事例中我们发现,要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首先得改变我们的家长。 事例一: 早上我坐在晨检室的门口,发...
发布时间:2006-01-20 -
帮孩子改掉吮指习惯
琳琳4岁了,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女生,每个叔叔阿姨见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过,只要和她玩上一小会儿,你就会发现,琳琳总是喜欢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妈妈把她的手指拿出来,但只要过个两三分钟,琳琳就又会把手指放进嘴里。为了这事,妈妈没少操心。有朋友告诉妈妈,吃手指有可能是因为缺锌引起的。可是,检查的结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锌。妈妈只好...
发布时间:2006-01-20 -
不会说话前,先学会沟通
看过《拜见岳父大人Ⅱ》的人肯定都不会忘记罗伯特o德尼罗扮演的前CIA岳父,其中他用宝宝手语跟那个机灵可爱的小孙子交流的场景更是令人难以忘记。如今这一桥段已出现在上海人的生活中!宝宝手语,已成为2006年年轻父母的育儿新时尚! 宝宝手语全球语言学革命性新观点 元月6日下午,金宝贝古北中心的大堂被专程赶来参加宝宝手语中国上市新闻发...
发布时间:2006-01-19 -
坏习惯的好理由
2岁大的小宝贝经常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有时简直让父母无法下台。在你就要勃然大怒的那一瞬间,请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和许久未见的好朋友约好了一起吃饭,她还带来了自己2岁的女儿。你们开心地聊着天,却突然看见小姑娘掀起上衣,大喊着让你看她的肚脐眼,引得旁边的人纷纷转过头来,你们只好落荒而逃。 其实,很多蹒跚踱步的小宝贝都...
发布时间:2006-01-19 -
好孩子的标准谁说了算
8岁小学生冬冬的名字常被人写在黑板上,名字前总被加上“最坏”两个字。有一次“最坏”两个字后面还多了个加号。这种事令冬冬常感到抬不起头来,他最怕在全班同学心目中自己是个最坏的孩子
发布时间:2006-01-19 -
孩子考砸,家长岂能一怒了之
期末考试后,每个家长都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当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希望的标准时,家长们心里都不舒服,这时家长能不能做到平心静气,透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分析其内在的学习问题? 分数越少火气越大 拿到成绩单,很多家长一看孩子的分数太少,火气就不打一处来,对孩子进行严厉教育: “早就跟你说了,好好复习争取双百,考好了有奖励。考不...
发布时间:2006-01-19 -
家长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14种方法
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 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动作的节奏。真正的多动症是大脑神经的紊乱,可以由儿科医生来治疗。过渡的紧张可以引发或增强孩子的多动症。 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多动之外,还会有其...
发布时间:2006-01-18 -
对孩子“用眼神进行教育”
幼儿后期,即从3岁前后到升入小学的阶段,是儿童大脑和身体成长的最显著的时期。孩子从以母亲为中心的生活转向以孩子们为主的集体生活,他开始向外部世界迈出第一步,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此外,身心的发育,要求母亲具有迄今为止不同的对策。 一个人的大脑当中有140亿个大脑神经细胞,从那儿产生的纤维和许多树状突起互相联结的接合点,前面...
发布时间:2006-01-18 -
从小养成一生的好习惯
因为学习幼儿教育课程的需要,我有幸到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实习两个星期。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在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星期一的早晨,幼儿园的珍妮老师在另一个助手的协助下,带领15个4岁的孩子,到附近的公园自由活动。 出门前,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戴上帽子。男孩是绿色的帽子,女孩戴的则是红色的...
发布时间:2006-01-18 -
父母心得:给孩子充分自由
幼儿园的老师和一些朋友都这样评价:小巫的儿子Sam与众不同,拥有出类拔萃的安全感、自信心与独立能力,积极参与所有的活动,对一切都表现出超越他年龄的胆量、专注和投入。小巫说,这主要因为她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给了孩子充分的自由。 什么是“给孩子自由” 小巫讲过一个小例子,一位邻居妈妈向小巫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脾气特别大,还有攻...
发布时间:2006-01-18 -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有一次,在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举行的宴会上,一些贵族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完全出于偶然。 哥伦布没有辩驳,他在宴席上拿起一个鸡蛋,对这些贵族说:“诸位先生,你们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吗?” 那些贵族拿起鸡蛋,左立右立,怎么也立不起来,只好请哥伦布来立。 哥伦布把鸡蛋朝桌上一磕,鸡蛋立住了。 贵族们很不服气,说这样他们也会做...
发布时间:2006-01-18 -
不强迫孩子学习
儿子6岁的时候,我们一家有机会在美国呆了一年。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儿子上学的经历,使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亲身的体会,我认为那是一个能营造出儿童天堂的教育体系。 美国的住处附近有一间公立学校,附设有幼儿班。在填了一些表格之后,儿子马上被安排到班上去。一位老师带我们去熟悉校园:这里是吃午饭的地方,这里是爸爸妈妈来接送...
发布时间:2006-01-18 -
让阅读来引导孩子成长
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指路明灯。把每个孩子引导到书的世界中去,培养他们对书籍的热爱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
发布时间:200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