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食疗方盘点:与罗汉果同煮可治疗百日咳
治百日咳:柿饼4~5个,罗汉果一枚,水煮,加入冰糖少许调味,分3次饮服。 治妊娠呕吐:柿蒂30克,冰糖60克,水煎服。 治恶心呕吐:柿饼两个,切碎入大米中煮成饭,连服两天;或将柿饼捣烂如泥,每次9克,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 治腹痛腹泻:柿蒂烧成灰研末备用,每服2克,每日3次。 治肺热咳嗽:柿饼15克嚼服或冲服,或加南...
发布时间:2010-10-18 来自:中国中医药报 -
秋季润燥喝蜂蜜 爱上火选洋槐蜜
秋天最大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而蜂蜜能润燥,所以非常适合秋天饮用。喝蜂蜜的时间最好在早晨,因为早晨喝蜂蜜,可以快速补充体能,让一天有充足的精神。 但脾胃虚寒的人不要一起床马上就喝,而应该先吃些东西再喝,例如可以在早餐时喝蜂蜜水,或者是把蜂蜜抹在馒头或面包上吃,切忌空腹喝蜂蜜,否则易拉肚子。 蜂蜜有很多种类,包括...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家庭保健报 -
护肝食疗方:山药肉麻圆补肝养血
中医学认为,肝具有主藏血,调节血量,主疏泄和调畅情志的功能。肝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达、气血宁和、生机健旺;反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影响或年老体 衰,可致肝的功能失常,出现头晕眼花、四肢麻木、关节不利、肢体拘挛、抽搐等症。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 肝虚的补养原则,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以用滋补肝阴、...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中国中医药报 -
研究称每口饭咀嚼30下唾液可消除致癌物
近来,日本学者发现,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唾液进行混合后再作用于动物体细胞,其原来具有较强致癌的毒性几乎全部消失。唾液的这种灭毒作用在于,它能够消除致癌物质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目前医学上认为,癌、动脉硬化、糖尿病及心脏病等的发生均与超氧自由基有关。唾液的这种消化及灭毒过程不仅可以在口腔内进行,当混合唾液的...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
专家推荐最有助肌肉生长的6种食物
要想肌肉发达,除了锻炼之外,饮食也非常关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近日最新刊出专家推荐的“最有助肌肉生长的6种食物”。 1.杏仁:杏仁等坚果是纤维素、蛋白质和维生素E的健康来源。 2.酸奶:想增重,可选择水果酸奶;想减重,则可选择低脂、脱脂酸奶。除了酸奶,低脂奶酪的效果也不错。 3.水:脱水会导致运动中肌肉缩小,能...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生命时报 -
栗子与粳米同食可补肾强筋骨
栗子大量上市了,此时吃栗子最新鲜,口味也最好。板栗有极强的药用价值,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煮食、糖炒、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南方以栗做菜,为宴席佳肴,板栗乌骨鸡、板栗红焖羊肉、栗子炒鸡块、栗子炖猪蹄等家喻户晓。北方糖炒栗子,糯、香、甜,味美可口。把...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家庭保健报 -
自制营养蔬果汁可滋润肠胃调理疾病
虽然大家都说吃水果好处多,但是有些人对吃水果并不太感兴趣,长假过后,家里还有很多水果、蔬菜等着食用。如果您的家中出现这种状况的话,不如榨杯蔬果汁吧,鲜榨蔬果汁,可以补充我们所需的维生素,同时还能滋润肠胃,帮忙清洗体内废气物质,好喝又养生,可谓一举多得! 综合果菜汁(降血压、清肠、减肥) 材料:苹果1个,青椒80克,...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家庭保健报 -
食物长期保存防止营养丢失的好方法
橄榄油半年抗氧化降低40%,挂面3个月后维生素B2少80% 茶叶、大米、干辣椒……这些“放得住”的食物每家每户都会存一些。不过,最新研究发现,这些食物长时间储存虽然不会变质,可营养却在不断“蒸发”。近日,美国“MSNBC”网站刊出了防止它们营养丢失的好办法。 茶叶。室温放置6个月后,茶叶中的抗氧化物质会减少32%。保住营...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生命时报 -
决定身材苗条的9大饮食习惯及对策
为什么她是“麻杆儿”而我却是“邮筒”?这个问题你已经在心里问过无数遍,却仍然没有答案!那你不妨检视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因为饮食习惯是关乎你的身材。 1.狼吞虎咽速食型 经常站着吃东西或边走边吃;无论何时何地就餐,通常总比别人先吃完。每当饥肠辘辘时,就自动地随便就餐,有什么吃什么,完全不挑食。最喜欢快餐:无论是炸...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新浪健康论坛 -
秋季进补有七忌:对症服用才能补益身体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气候早晚寒凉,人极易倦怠、乏力。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但是,秋季适合进补并不意味着可以乱补,应注意“七忌”。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
发布时间:2010-10-15 来自:家庭保健报 -
烟草重金属超标 二手烟也易导致中毒
背景新闻 第九届亚太烟草或健康会议近日在澳大利亚召开。会议发布的一项中国与其他国家烟草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产的13个牌子卷烟检测出含有重金属,烟草中含有的铅、砷和镉等重金属成分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出三倍以上。 重金属对人体有害 著名中毒医学专家、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科主任郝凤桐表示,铅、砷、镉等重金属对...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家庭保健报 -
食枣七禁忌:不宜和黄瓜萝卜动物肝脏同吃
枣类虽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还需注意一些问题(资料图) 大枣营养丰富,众所周知。如黑枣、南枣、红枣、蜜枣等均可入药。其中红枣性温,是女性补血良品。蜜枣味清长而厚爽,解毒最好。这些枣类虽营养丰富,但在食用时还需注意一下问题。 1.腐烂变质枣忌食用。大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金羊网 -
专家称猪蹄无防皱抗衰老作用
多吃猪蹄可以增加皮肤中的胶原蛋白,从而起到防皱、抗衰老的作用,这是很多女性的共识。然而,皮肤科专家却不认同这个观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李远宏认为,真皮当中的胶原蛋白是自己合成的,只要正常饮食,皮肤功能正常,都能够合成胶原蛋白。而吃猪蹄, 以及其他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在体内正常代谢掉之后...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
盘点五种女人专属养生最佳食物
女人的美丽是吃出来的,大家不需要质疑。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是最重要的。 女人最佳肉: 食鹅、鸭脂肪虽不少于畜肉类,但其化学结构因接近橄榄油,不仅无害且有益于心脏。鸡肉为“蛋白质的最佳来源”。此外,兔肉具有美容减肥的功效。 女人最佳汤: 食鸡汤除向人体提供大量的优质养分处,当人因血压低而无精打采或精神...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新浪健康论坛 -
常吃西兰花可增强记忆力
西兰花营养丰富,还有健脑护胃、防癌治癌等功效。据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还是增强记忆力的好帮手。 研究发现,当人们高度兴奋的时候,记忆力最强。而存在于大脑中的乙酰胆碱正是可以刺激大脑细胞的兴奋的关键物质。但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的乙酰胆碱会不断减少。缺乏乙酰胆碱不仅会引起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痴...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生命时报 -
金针菇可加强免疫力预防宫颈癌
形态优美的金针菇是食药兼用蕈菌,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纤维、B族维生素等。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金针菇是一种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钾低钠且富含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它有利于排除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能有效地增强机体活力,防治肝脏病及胃、肠道溃疡,抵抗疲劳,延缓机体衰老。...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生命时报 -
专家称茶叶蛋致缺铁说法不科学
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的一种观点称,茶叶中含有鞣酸成分,在煮茶叶蛋的过程中往往会渗进鸡蛋里面,与鸡蛋中的铁结合不易被胃肠吸收,而形成沉淀,这会影响到肠胃的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针对这种说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她介绍,鸡蛋的蛋黄里确实富含铁,在煮鸡蛋时铁会...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大河网-大河健康报 -
麦冬生地煎水饮滋阴润肺可防嘴唇干裂
很多人一到秋冬之季,嘴唇就干裂得惨不忍睹。广西中医学院王俊教授表示,造成这种现象之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体内水分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夏季喝冷饮太多,导致脾胃受损,没有及时调理,从而反映在嘴唇上,故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关键。 不妨通过食补或药补的方式健脾补血,平时可以多吃点山药,具有滋阴补脾的功效;也可以多吃些新...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家庭保健报 -
瘦腿美食集合:蛋类滋养肌肤消除腿部赘肉
女性朋友肯定知道什么水果蔬菜有助于减肥,不同的水果蔬菜可是“术业有专攻”的哦,你知道你的身体各个部分都喜欢“吃”些什么吗?在这个秋天,让秀腿保持修长美丽的食谱又有哪些呢? 到底是哪些蔬果可以瘦腿呢,小编为大家各处搜罗,下边我们将一一揭晓。想要修炼美腿的MM们,可要注意了! 1、芝麻 芝麻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他...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自:ELLE中文网 -
常吃六辣有益健康:胡椒祛风健胃防感冒
辣物——生姜、大蒜、洋葱、辣椒、花椒、胡椒都有很好的保健养生作用,自己在家做饭时可以适量增加到食谱中。但是应该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增减分量,否则盲目地吃太多,也会导致肠胃不适等症状。 生姜排汗降温 生姜性温味辣,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健胃、增进食欲。吃姜还可以起到排汗降温、提神...
发布时间:2010-10-13 来自:新浪健康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