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
发布时间:2006-05-11 -
教育孩子首先要爱孩子了解孩子
与父母无法沟通,是当前困扰很多青少年的问题,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对孩子“冷暴力”现象,近年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吉林长春市一家大医院心理医生孙香萍向记者介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庭“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一是父母不愿搭理孩子,故意漠视孩子的存在;二是批评过度,从不认可孩子,甚至全盘否定孩子的一切;三是经常威胁恐...
发布时间:2006-05-11 -
增强孩子自信的游戏
你能很容易地看出孩子什么时候对他自己感到自豪。每当他按照形状把三角形归类,把球从玩具城堡的大门弹进去,或者猛地拉下自己的短袜,他都会高兴地发出尖叫。 这些展示孩子控制能力的时刻,不仅带给你和你的小家伙满足感,同样也能帮助他建立起自信心。感到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世界,这会让你的孩子继续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每个父母都想培养自...
发布时间:2006-05-10 -
让小宝贝听话五绝招
悠悠的故事1 悠悠兢兢业业地倒腾着玩具,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客厅、卧室、厨房、书房甚至厕所,到处都是悠悠顺手扔下的玩具。妈咪正在厨房忙着准备午餐。听到悠悠扔玩具的声音,妈咪一手拿着炒勺,一手端着炒锅,随口喊开了:“悠悠,把玩具收好了!”悠悠对妈咪的话丝毫没有在意,叮零当啷继续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扔玩具的活动中。“悠悠,你的耳朵...
发布时间:2006-05-10 -
10条一定要打破的规矩
父母每天必做的“功课”包括督促小家伙按时上床,保证每餐的营养全面以及教育孩子品德高尚……谁都知道,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宝宝。 但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到底怎么才算是完美的孩子呢?要知道,有些时候,偶尔踩线或者违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请跟随我们建立一个良性的“无政府状态”吧,打破10条老规矩...
发布时间:2006-05-10 -
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动手操作中,幼儿的手指...
发布时间:2006-05-10 -
孩子耍赖,试试这几招
有些孩子在父母来幼儿园接他时经常耍赖,非要父母买好吃的或好玩的,否则就赖着不走,甚至撒泼哭闹。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需要冷静、理智,不能感情用事,盲目地、无休止满足他的要求,也不能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父母不妨试试下面这几招。 第一招:转移注意力。当孩子耍赖时,你可以找来与小宝要好或同路的小伙伴,和他一起回家,或去附近的...
发布时间:2006-05-09 -
9个参考项了解孩子个性
你了解孩子吗?或许还只是对他一知半解,下面我们帮你列出一参考项,帮助你对孩子的个性有更好的理解。 活动量:他是一刻不停地奔跑还是会静静地停下来闻闻花香; 规律性:他每天都会在接近的时间里吃饭、睡觉,还是很少让你有规律可循; 趋避性:他十分乐于接受新鲜口味,还是对无论见过多少次的邻居依然躲躲闪闪; 适应能力:他到了奶奶家依旧...
发布时间:2006-05-09 -
哪些事该给小儿自主权
对于1-4岁的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进食。 二、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 三、玩具分享。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四、独处的地方。 五、游戏区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 六、...
发布时间:2006-05-09 -
让孩子的双手“动”起来
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青少年来说,劳动不光能让他们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更能使“劳动光荣”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其中之一,就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可如今,我们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地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了。 ...
发布时间:2006-05-09 -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行为
对于较大的婴儿来讲,除了吃适当的食物外,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进餐行为。其目的一是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行为和进餐礼节;二是为将来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打下基础。 对于不到一岁的孩子,家长应注意什么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呢? (1)认识孩子的吃饭模式: 孩子学会爬行、站立、行走后,仿佛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他们整天忙着在屋子里...
发布时间:2006-05-09 -
再忙也不能对孩子关闭怀抱
现在的职场女性,压力空前,一位母亲在错过与儿子建立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段后懊悔道: “妈妈是个很好很好的妈妈!” 当记者让一年级的小虎评价一下自己的妈妈时,他写下了这行歪歪扭扭的话。他的妈妈左女士则摇了摇头:“其实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我很惭愧自己4年来亏待了他。” 我与儿子相互错过了 去年秋天,小虎上一年级后不久,老师向左女...
发布时间:2006-05-08 -
孩子肩上书包究竟有多重
双肩包登山包拉杆包 小孩子用登山包做书包,这在中小学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某小学门口,记者甚至看到了拖着拉杆箱上学的孩子,当这些连七八斤重的西瓜都无法捧起的孩子却要面对十多斤重的书包的时候,他们所承受的是怎样的压力? 每天早晨,当汪云山(化名)用双手费力地将书包架到儿子双肩上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用汪先生的话讲“感觉是将...
发布时间:2006-05-01 -
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它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来: 1、独立性:思维能力强的人必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即使他请教别人、查阅资料,也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的。 2、灵活性与敏捷性:对事物反映迅速而且灵活,不墨守成规,能较快地认识、解决问题。 3、逻辑性:思考问题严密而且科学,...
发布时间:2006-04-30 -
莫把“皇帝的新装”套在孩子身上
激励行为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要吝啬对未成年人的表扬,是教育家对于我们成年人的谆谆告诫。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每时每刻都在践行着对孩子的激励行为。 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往往都在母亲、老师“激励的乳汁”浇灌下产生,许多所谓差生也同样是在大人们的鼓励夸奖中慢慢树立起前进信心的。所以,肩负教育培养孩子重...
发布时间:2006-04-30 -
其实再小的孩子也该懂礼让
对于两三岁孩子的“犯混”,不少家长都觉得是孩子还小,不大懂事,所以才常常会口吐脏字,随便动手“打”人,这种没礼貌的行为教了也没用,等长大一点,懂事了,再教也不迟。 其实,这是一种糊涂认识。孩子越是“不懂事”,越是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的好时机。由于小孩子不懂事,事情知道得不多,他们才希望自己懂更多的事。周围客观...
发布时间:2006-04-29 -
"现代迷信"肆虐校园 "时尚"外衣下的愚昧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论述,它对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对各级学校里那些深陷"现代迷信"的青少年来说,重树荣辱观的要求尤其迫切。 封建迷信,披上"时尚"、"现代"外衣在校园卷土重来 一个用线头千缠百绕而成的小人偶,竟成了少年儿童诅咒他人的对象。最近...
发布时间:2006-04-28 -
四种颠覆传统的育儿观
近年来,国外育儿专家根据新生儿脑部、感官与行为发展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一些新的育儿方法和理论,值得年轻父母们在培养孩子时借鉴。 早教先要培养感情能力 传统观念:教养婴儿的重点应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于是应运而生不少号称能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的学校,让不少父母有了紧迫感,一出生就要为宝宝准备好所有的竞争武器,甚至有的父母在和孩子...
发布时间:2006-04-28 -
让狠话从宝贝的嘴边溜走
“我踢死你!”“我揍死你!”当这些“狠话”从天真无邪的宝贝嘴里蹦出来,难免让我们做父母的听得毛骨悚然。怎样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毛病呢? 一封妈咪来信引发的问题 一位妈咪的来信中写到: 女儿妮妮2岁10个月了,性子比较急而且很有攻击性。我们有时让别的小朋友还击她,想让她体会一下被攻击的滋味。可是妮妮总是一边哭一边说:“我用棍子...
发布时间:2006-04-28 -
面对孩子的破坏行为,父母可从三方面改善
guest:我的孩子今年三岁多了,他经常好破坏东西,好象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比如说,他会把水倒进饼干里,吃的食物也会用脚踩,玩的玩具可以说没有一件是完整的,都成了残品了,说他时,他也知道错了,过不上五分钟又会发生另外一种破坏行为,请问这是不是精力过剩?我该怎么做才能帮他。现在送他去幼儿园了,放学回来更象疯子一样。 陆为之:需要...
发布时间:200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