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就是孩子们的事情
【故事】
发布时间:2005-10-10 -
让孩子自愿快乐分享的诀窍
一提到分享,我们对这个概念最具象的解释通常就是:“宝贝,把你的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宝贝,把你好吃的拿出来跟小朋友一起吃。”不敏感的小宝贝只是以实际行动反抗而已,敏感的小宝贝则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妈咪,心里说:“妈咪,你怎么只喜欢别的宝贝,一点都不喜欢我啊。哼,我就不给他,我还要咬他呢。”这哪里是分享,分明是一种...
发布时间:2005-10-10 -
警惕育儿中的6个不等式
顽皮≠聪明 儿童过份顽皮并不等于天真活泼,也不比普通儿童聪明,长大后不见得更有出息。顽童绝大部分是由于父母过于溺爱的结果,他们任性、好动,易于激怒,喜欢闹事,成年后完成高等教育及找到理想职业的人较少。 胖孩子≠壮孩 胖瘦并非衡量小儿健康的标准,健壮的小孩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无急慢性和先天性疾病。 (2)面色红润,皮肤弹...
发布时间:2005-10-10 -
教孩子懂得如何与人分享
孩子们在一起时进行的最好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得高兴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钱,或者需要在手边精心准备好玩具或者游戏。事实上,根据潘尼-浦楚,路易斯安那的一位幼儿园老师的经验(浦楚同时还是一个3岁和8岁孩子的母亲)常常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能让孩子们满意。 带上一个装着好东西的袋子。让孩子自己挑选出一小袋子他愿意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的玩...
发布时间:2005-10-10 -
妈妈与幼儿共读的16法则
阅读习惯的形成关系到孩子长大以后的学习,妈妈对幼儿的阅读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教幼儿阅读,让幼儿尽早接受教育,收集了几条与幼儿共同阅读的经验,让妈妈们一起分享,关于孩子阅读的话题。 1、看书时要和宝宝一起看,边看边给宝宝讲,手指要指着画面(或文字),让宝宝的目光集中到画面(或文字)上来。 2、让孩子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不是讲...
发布时间:2005-10-10 -
家长人为制造特例环境 孩子面临极端
前言 一个在父母的“赏识”中长大的男孩,充分享受着赏识带来的快乐和成功。2001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天津耀华中学早期教育开发实验班。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觉得原来的“赏识”不再灵验,孩子也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焦虑和不安。 恰在此时,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男孩迅速投入进去。除了课堂内容之外,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
发布时间:2005-10-10 -
父母之道:关于戒的问题
一、父母之道所说的“戒” “戒”字,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猪八戒这个名字里的“戒”,因为老猪受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所以唐僧送他这个别名。但是,这位老猪“戒”得并不好,屡戒屡犯,所以就得屡犯屡戒。这也说明,要真正戒住并不容易。“戒”在人类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中,有着久远的传统。有一种叫戒尺的东西,就是佛教说戒时的用具。那...
发布时间:2005-10-10 -
让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
小侄女今年六周岁,刚上大班。一日见她在专心地看活动课本,就随口问:“你念这么多书干什么啊?给谁念的呀?”她略加思索就说:“先给我爸爸念,再给妈妈念,再给舅舅念,再………”我打断她问:“你不给自己念吗?”她很干脆的说:“不给,我又不喜欢念书!” 听孩子这样说,当时觉得挺可爱,可仔细一想,孩子给别人念书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
发布时间:2005-10-10 -
我让幼儿记“心情日记”
一年前,我积极倡导我班家长参加帮幼儿记“心情日记”的活动。所谓记“心情日记”,是指幼儿将一天中发生的、与自己情绪有关的事情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家长则帮助幼儿记录下他们的语言。活动开展一年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记“心情日记”,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受书写能力的局限,在记“心情日记”时,幼儿往往采取向家...
发布时间:2005-10-10 -
开学了 应把食物钟调准
9月1日,各个学校都要开学了,校园又要恢复人声鼎沸的场面了。逍遥自在地过了一个暑假,生活又要发生变化,又要开始紧张的学习。调节好饮食是帮助学生们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重要办法。 大学生 常见坏习惯:吃饭马马虎虎 解决办法:让孩子少吃零食 饮食特点:大学生身体发育已经基本完成,饮食成人化。但是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有...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破坏性行为的背后
实录: 早上区角活动,孩子都在开心的玩着,突然建筑区角传来不和谐的声音,立即飞飞跑来告状:“陈老师,凌智琪把我们刚搭好的房子给推倒拉。”又是这家伙,平时最调皮的就是他了。怎么总是喜欢破坏别人的东西?我来到他面前生气地来询问:“怎么了?说说你为什么把人家的房子给推倒了?”他扁了扁嘴,才委屈地说“我的推土机是要把旧房子拆掉,...
发布时间:2005-10-10 -
影响孩子智力四大坏习惯
据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熟视无睹的问题,常能影响孩子智力的发育,值得大家注意。 头发过长 同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一样,头发也需要营养,且其所需的营养物质种类有几十种之多。由于头发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头部的血液循环,所以头发过长,所消耗的营养势必就多,大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食不厌精 少食或不食粗纤维蔬菜的孩子,其大便...
发布时间:2005-10-10 -
如何改掉讲粗话的坏习惯
现象 “粗话大家都习惯了” “住嘴,我不要你们管!”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文文朝爸爸大叫,这着实很让文文爸爸头痛:“平时我们说她哪里做得不对,她动不动就叫人‘闭嘴’,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为此我教育过她多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没多久她又开始这样说话。 ” 小学6年级的伟伟也有这样的毛病,和妹妹发生一些小争执,她就骂妹妹,并大喊...
发布时间:2005-10-10 -
吃饭习惯差 思维变迟钝
日前,一项对长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和成都等全国六大城市2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目前儿童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据记者了解,除了吃饭过快外,吃得慢、边看电视边吃饭、甚至不吃早饭等不良吃饭习惯,也不少见。专家指出,在新学期里,孩子如果不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可能直接导致儿童营养不良。久而久之,甚至还...
发布时间:2005-10-10 -
赏识教育:转变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为赏识而来的,你有100个理由去鼓励赏识你的孩子。”北大幼教督学彭曼青说。9月4日,彭老师在唐山市小神童幼儿园为家长们做了“转变观念,走出家教误区”的报告。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这个成功并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贝多芬式的人物,而是不管将来孩子做什么工作,都能把这份工作做得非常好。”彭老师说。 彭老师说...
发布时间:2005-10-10 -
睡眠能力从小培养
“一觉睡到天亮”和夜间无干扰持续的睡眠能力主要就是在婴儿期形成的,宝宝大约在3-4个月就有调节和加强睡眠的能力了。可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没有得到这些能力的开发,会在后期丧失了这些能力,导致失眠和夜间惊醒等睡眠问题的出现。 近日,美国布朗医学院儿科副教授、儿童睡眠障碍研究所所长JudithOwens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世界婴儿抚触研...
发布时间:2005-10-10 -
对待孩子的态度问题
潘老师有着30多年教龄,培养出许许多多好学生,待自己有了孙女之后,高兴极了。心想,教了一辈子书,尽为他人做嫁衣裳了,这回一定要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小孙女身上。
发布时间:2005-10-10 -
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幼儿教育在精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无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种对儿童的过分关注却使当前的儿童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形成了许多误区。因...
发布时间:2005-10-10 -
如何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
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注意力,使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读书习惯。具体做法是: 一、培养孩子善于集中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质量好,效率高。善于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学习起来比较省劲,效果比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主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05-10-10 -
美专家解读“游戏力量” 孩子早识字 不如做游戏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我们工作都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玩?”“为了照顾孩子,是不是应该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年里,做‘全职妈妈’?三年的‘全职妈妈’界...
发布时间:200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