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开始
教育,从培养良好的品行开始 在当今社会,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个孩子,所以每一位父母对孩子都非常的重视,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有才华、有能力,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因为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态迫切,他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却过多的重视智力教育,忽视了其他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大学生中有很多的 “高分低能儿”,他们只知...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好动未必一定是多动症
妈妈的说法:经常被其他家长告状、被“请”去和班主任谈话让家长不省心,活泼过了头的孩子肯定患有“多动症”。 专家分析(新疆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段玉梅):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特淘气、好动,上课爱走神,就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好动并不一定是多动症,看看以下的比较,您心里就会有个数。 非多动症而好动...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这样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与教育者实施的行为习惯强化训练有着直接的关系。强化训练对那些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譬如在宿舍里老师告诉学生睡觉前要脱下衣裤叠好放齐,可是往往到第二天起床时,不是找不到衣服就是找不到袜子等等。...
发布时间:2005-10-10 -
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学问
我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都是她自己发明的:“噼里啪啦”地敲水壶和锅子、兴趣盎然地开关柜子门、“稀里哗啦”地把抽屉里的东西搬出来,甚至一个小线团都能让她玩半天。纵容她的结果是我们家根本没有整洁的时候。但我觉得,玩耍带给她的乐趣比让家里整洁重要得多。华盛顿医学院的专家认为:“就孩子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来说,玩耍与营养丰富的食物...
发布时间:2005-10-10 -
关注孩子在家在校性格差异
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为所欲为不服管教,在校却文静守纪、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活泼外向,在校却沉静内向;有的孩子在家热情开放,在校却孤独自卑……目前,在我国的独生子女中,存在诸如此类的在家在校两种截然不同表现的孩子较为普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家庭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所致。由于是独生子女,孩...
发布时间:2005-10-10 -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作
现在,我们来谈谈掌握简单的技能。 两岁孩子非常迫切地希望自己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地伴随着他的成长,从两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半,巧妙地利用并且发展这种欲望,是培养出色孩子的秘诀。 像洗手、系鞋带、扣扣子之类的事情,即使要花去相当多的时间,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只要温和地并且极有耐心地把做法教给孩子就行了...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行为非常粗暴时该咋办
许多父母都向我抱怨说:“我的孩子动不动就推搡甚至殴打其他的小朋友。当他自己不顺心的时候,不管什么东西拿起来就乱扔乱砸。”男孩子们在这方面情况尤其严重。 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做出如此粗暴的行为呢?对于这一点,专家和学者们的意见是,“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攻击性倾向和性本能所致”。也就是说,在我们人类自身长期的进化过程...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6岁的儿童,从他跨进小学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任务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也变了。作为一名身临一线的低段教师,我经常看到一部分新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的常规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小学生;同时也有一部分新生由于家庭环境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一下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
发布时间:2005-10-10 -
帮助孩子走出多动的苦恼
小跃的妈妈总是为淘气的儿子苦恼。4岁的小跃天不怕地不怕、冲动、好惹事,一刻也闲不住。整天不是登高爬树,就是乱扔玩具,要不就是做游戏时给小朋友捣乱。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只要大人一眼没照顾到,他总要捅些小漏子,闹出些事故来。妈妈怎么说他、提醒他也没有用。人说七八九厌死狗,小跃比个小狗还闹腾。后来小跃上学了,毛病还是一点没改...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坏习惯增多:小心患感觉统合失调症
据了解,感觉统合失调症正在威胁着我国儿童,目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10%到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症。有关医院对上海2031名学龄儿童的调查表明:儿童中患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为36.6%,重度为16.1% 从9月初新学期一开始,家住石化新区的冬冬就踏上了"痛苦的征程"。 除了周一到周五...
发布时间:2005-10-10 -
高效父母21个教子习惯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好的观念、手段、方法。不曾注意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没注意到的教子习惯,往往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 1、“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空洞的威胁吓不住聪明的孩子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他正在破坏规则的意识程度。大多数孩子对否认大人权威的事进行了相当的分...
发布时间:2005-10-10 -
如何来建立孩子的物权观念
孩子常出现破坏别人东西、抢别人玩具等反常行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父母若发现孩子将别人东西占为己有,应先了解其动机,再做适当处理;教孩子学习尊重自己,有了自尊,就不会轻易去拿(偷)或做其他不好的事情了! 三岁的雅雅,经常乱画表姐的本子,甚至还将它们撕得乱七八糟;托儿所的老师也告诉妈妈,她会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贴纸。对于雅雅的...
发布时间:2005-10-10 -
如何才能让孩子自己吃饭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的抱怨:“我家孩子吃饭真费劲,每天追着喂,不喂的话他就不吃,真让人头疼。” 我家两岁的小侄儿也是如此。每次喂饭,嫂子追在他的后面,苦口婆心喂他。一个是小心翼翼地央求,而另一个则坚决不吃。嫂子每喂进一口,就仿佛是天大的胜利。一餐饭,有时候可以喂上一两个小时。这样的场景,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喂到最后,大人往...
发布时间:2005-10-10 -
将带孩子散步作为每天功课
孩子的才智之所以能够获得明显的发展,是因为我们从他降生之日起,就对他的感觉、运动、语言等机能施以充分的作用。 比如在运动方面,当孩子手足的运动机能没有被施加足够的作用时,他会因为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而形成消极的性格。这样将会培育出缺乏探究心的、有惰性的孩子。 一岁半的孩子已经需要尽可能地长距离步行了,如果到了现在还背着他或是...
发布时间:2005-10-10 -
体育游戏中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放松心情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感受到的主要是积极的情感,它满足了幼儿玩耍的需求,使幼儿从心理的角度体验到战士解脱自我,将自己变成“别人”或“某种卡爱的动物”的新奇与快乐。伴随着欢笑的表情、全神贯注的投入,幼儿将驱除寂寞,尽情展露内心的愉悦。游戏所带来的新线、惊险、激烈、紧张会使参加者转换精神,消除忧愁。在游戏对抗中,幼...
发布时间:2005-10-10 -
孩子的艺术细胞在哪里
一、在给孩子的每一次的机会里 在孩子尚未长大之前,不要过早地给孩子画下圈圈框框,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多接触不同的东西。家长要抓住时机,给孩子以科学的指导。比如,孩子一岁时可以握笔“涂鸦“了。将笔和纸交给孩子,特别是颜色鲜艳的笔,不仅使孩子画画的要求得到满足,也能刺激孩子视觉的发育,使手指等小肌肉得到发展和锻炼。假如...
发布时间:2005-10-09 -
教育孩子从小懂得文明礼貌
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开展为期1年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以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为主要内容,普及文明礼仪知识。这也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在经过反覆挫折之后,再度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风貌的新契机。抓住这个机会,为父做母者重温一下文明礼仪,塑造文明礼貌的家庭,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从小懂得礼貌、遵守文明的行为规...
发布时间:2005-10-09 -
帮助孩子走出多动的苦恼
小跃的妈妈总是为淘气的儿子苦恼。4岁的小跃天不怕地不怕、冲动、好惹事,一刻也闲不住。整天不是登高爬树,就是乱扔玩具,要不就是做游戏时给小朋友捣乱。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只要大人一眼没照顾到,他总要捅些小漏子,闹出些事故来。妈妈怎么说他、提醒他也没有用。人说七八九厌死狗,小跃比个小狗还闹腾。后来小跃上学了,毛病还是一点没改...
发布时间:2005-10-09 -
42岁母亲化名上网 三天两夜聊回网恋儿子
面对深陷网恋、离家上网的16岁儿子,河南省信阳市42岁的的韩女士用最快速度学会了"QQ",化名和儿子在QQ上"狂聊"三天两夜,终于将儿子找回。一个"网瘾少年"被唤醒了,因为他碰上了一个有爱心,又用非常方式补上了"沟通"这一课的妈妈,而其他那些沉溺网络中不能自拔的孩子们,会这么幸运吗? 儿子撒谎逃学为上网聊天 今年9月10日,韩女士接...
发布时间:2005-10-09 -
女儿,别去串门了
现在的小孩都被关在高楼里,由家人看护着一个人玩。时不时有父母感慨孩子会不会太寂寞了。可事有例外,难得有个安全放心的环境,孩子玩着玩着就成了爱串门的孩子,一次二次N次从别人家里接回孩子后,家长也觉得不妥了。北京的刘思薇女士就经历这样的尴尬,看看她的体会吧! 去你家里玩吧! 小女遥遥三岁,活泼、大方又会说话,大人...
发布时间:200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