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分溺爱或过分严厉 解析"中国式家教"两大通病
“十一”黄金周期间,贵阳市的吴莉莉(化名)一家过得很不开心。因为爸爸无意中在客人面前说了小莉莉几句,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就离家出走了两天。据介绍,莉莉性格内向,离家出走已经不是第一次,弄得家里人和她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何克认为,传统的中国式家教有两大通病:一是过分溺爱,孩子成为全家人生活的重心。尤其是...
发布时间:2005-10-09 -
怎样纠正孩子乱发脾气的坏习惯
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并不是真正爱孩子,而只能使孩子顽劣,乱发脾气。他们的欲望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现在的家庭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整天围着一个小宝贝转,他们对孩子关爱备至,并且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他们认为就这么一个孩子,决不能让孩子受委屈。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家长的本能。但是如果我们一味...
发布时间:2005-10-09 -
让孩子嬉戏在安全的魔法天堂
童真元素 适合年龄3-6岁 童真是儿童特有的气质,可爱的卡通造型更是儿童的专利。史努比、米奇、鳄鱼仔用跳跃鲜明的色彩、可爱的卡通形象作为服装的修饰主体,以带出儿童最爱幻想、最有童趣的一面作为设计的意念。史努比童装巧妙地将粉红条予以个性化的设计,小男孩也可穿出粉红条纹的秀逸气质。 个性元素 适合年龄6-12岁 ...
发布时间:2005-10-08 -
孩子的创造力
案例:我的小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就觉得他很有创造力。有一次带他去看文化访问团表演时,司仪报告下个节目是“太湖晨曦”,他不明白就问我,解释后他还不明白的一直追根究底,我想他一定比老大聪明,后来测验的结果果然如此。 但是这种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家长怕麻烦,不喜欢带他们出去。其实真正聪明的孩子不是乖乖牌的,当然也并非调皮...
发布时间:2005-10-08 -
模仿是孩子成长的双面刃
孩子天生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行,可孩子为什么爱模仿呢? 首先,与他们的发展水平有关系。他们的能力还低,往往在认识上处于不分化的状态,即是他们根本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或活动,由此产生不自觉的模仿,孩子间的模仿常是不自觉、无意识的。 第二,孩子年龄小,没有主见,易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或受到暗...
发布时间:2005-10-08 -
孩子的创造力
案例:我的小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就觉得他很有创造力。有一次带他去看文化访问团表演时,司仪报告下个节目是“太湖晨曦”,他不明白就问我,解释后他还不明白的一直追根究底,我想他一定比老大聪明,后来测验的结果果然如此。 但是这种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家长怕麻烦,不喜欢带他们出去。其实真正聪明的孩子不是乖乖牌的,当然也...
发布时间:2005-10-08 -
育儿箴言 让环境战胜遗传
儿童发展有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遗传,另一个则是环境。虽然遗传受基因决定不可控制,但为孩子预备一个好的教养环境,父母是可以做到的。下面是23条育儿法则,父母谨记。 1、认识自己:让孩子有机会探索兴趣 传统的单向学习方式,让大部分孩子习惯于接受,无法从学习中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个人的兴趣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乐...
发布时间:2005-10-08 -
锻炼儿童视觉记忆
一些家长来电反映:小学阶段中,老师经常留抄写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反复地练习,熟悉课文、公式、词语或汉字,一般抄写遍数都不会多到让孩子承受不了的地步。可是自己的孩子,看上去聪明伶俐,可在抄写任务中就会遇到难以想像的困难。孩子一做抄写就头疼,往往花比别人多两三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而且作业质量不高,有些错误重复出现,看...
发布时间:2005-10-08 -
5岁儿童都是数学天才
数学神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科学家们对此还没有定论。研究人员普遍相信,数学超常儿童的某些特征肯定与遗传有关,特别是诸如记忆能力、心算能力、创造能力等认知特征。但近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却对此提出异议。据印度媒体9月21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日前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研究发现,5岁的儿童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在没有进行正规...
发布时间:2005-10-08 -
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现在的家长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结果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那就是成功。所以,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生怕教不好孩子,不能给他一个成功的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为家长提供一点帮助。 “教子有方”栏目为此设立。把你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解、担忧和焦虑,告诉我们...
发布时间:2005-10-05 -
孩子在“扔”中长见识
1岁左右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喜欢“扔东西”,这叫爸爸妈妈非常生气,给他什么东西,他都只玩一会儿就往地上扔。开始,父母以为宝宝是不小心掉下地的,就给他拾起,但宝宝很快又往地上扔。这样反复多次,可把父母惹生气了,干脆不去理睬他了。可宝宝不依不饶,仍用要求的目光,手指着地上的东西,请求父母再次拾起。 专家为宝宝辩护 ...
发布时间:2005-09-29 -
不要轻视婴儿能力
辨认面孔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具有辨认他人面孔的能力,假如这种能力在婴儿初生的时候受到妨碍,将对他们在成年时辨认面孔的能力造成消极影响。 辨认熟人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辨认人的面孔,表面上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人们发现,辨认面孔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复杂...
发布时间:2005-09-29 -
妈妈如何应对孩子交往困难
场景:在外是老虎 “戴那顶黄色帽子去幼儿园。” 妈妈对孩子说。“不,我喜欢红的。” 孩子表示反对意见。“不行,只有你一个人戴红色的。”妈妈坚持。在妈妈的坚持下,孩子只好戴着不喜欢的黄色帽子去了幼儿园。 他发现另一个小朋友戴着红帽子,就为难起他来,并且带领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欺负他。 分 析: 孩子终于听了妈妈的话,勉强戴着黄帽子...
发布时间:2005-09-29 -
学龄前儿童该不该学写字
策划动机 近年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并乐于投入。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2岁就学识字,3岁学写字,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强制性”学写字背后,是否真正达到家长们想要的效果,孩子们的状况又是如何?值得探讨。 童年只一次知识非惟一 专家指出:强制幼儿早写字弊大于利 5月份的小学招生期又快到了。幼儿...
发布时间:2005-09-29 -
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劳动的同时,更应对孩子的生存能力,尤其是理财能力,从小进行培养。让他们从生活中体验父母的艰辛,引导他们合理消费。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让孩子懂得金钱与劳动的关系。知道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培养劳动观念,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教育孩子购物的基本常识,父母可以利用休闲时间带孩子上街...
发布时间:2005-09-29 -
让孩子们在争吵中结成朋友
如果要观察四五岁以上的孩子自发性是否发展顺利,父母们应注意一下,孩子是否很愿意与小朋友一块儿玩耍。 如果与小朋友玩得既活泼又淘气,那么就可以认为孩子的自发性发育顺利。 这样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经常会和小伙伴的意见发生冲突,出现吵嘴、打架的事情。 这种情况证明孩子有了自我主张,做父母的应当持信任的态度予以关注。 孩子们即使是...
发布时间:2005-09-29 -
莫因语言暴力伤害孩子人格
论坛上,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说,近日,他收到一位其他学校的学生来信,这位学生在信中提到自己针对所在学校的食堂问题、设置实验班等四方面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校长收到信后就转交给班主任,没想到班主任立即对学生说:“你有什么资格给校长提意见?也不看看自己的小丑行为!”此后,这位学生就萎靡不振。 面对学生的意见,校长、老师应该鼓励...
发布时间:2005-09-28 -
孩子面前夫妻吵架的红处方
有时,父母也会像个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在孩子面前忍不住吵架了。而后呢?你怎么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里解脱出来?怎么和他和好?还有,怎么和孩子说? 有了孩子,夫妻吵架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往往事情不大,但谁都想说出自己的理,可当着孩子的面好多话又没法说出来,因为不知道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吵架会不会给夫妻之间、...
发布时间:2005-09-27 -
睡前抽点时间给你的孩子讲个故事
听着爸妈讲的故事入睡,这是孩子的一大幸事。然而,日趋繁重的社会压力,已让忙碌的年轻父母慢慢淡忘了这份责任,孩子伴着故事入睡的愿望渐渐成为了一种奢侈。前天,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中心、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举办的“寻找失落的童话,放飞孩子的童年”的公益活动上,幼教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
发布时间:2005-09-27 -
爱的另外一种表达式
近年来,笔者发现三岁左右幼儿入园时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七、八月份招生期间家长来园为孩子报名时热情高涨,报名人数远远超过招生人数,但九月份新生来园时没过几天入园人数便降到报名人数的60%。 原因何在?针对此问题,笔者做了较详细的调查。原因一是由于孩子前几天入园时哭闹不止,家长的心就软下来妥协不送了。打算到3岁或者3岁半再...
发布时间:200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