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家长们对孩子“做作业遇到难题上QQ找朋友”各持己见,而记者采访的小学老师和专家都表示赞同,青少年心理学专家更揭示出儿童上网反映的深层次问题。 老师观点 上网利用学习资源 复旦附小的夏老师有十多年儿童教育经验,她主张:“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夏老师成了不少同学的QQ好友,大致了解了学生们的上网情...
发布时间:2006-02-22 -
孩子五大方面教育如何开展
本报关于幼教的报道引起了锦州市幼儿教师的关注,近期有多名幼儿教师打来电话对幼儿教育进行探讨。为此,记者从锦州市教育局采访到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指导性方案。 据了解,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健康课,教师们该做的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
发布时间:2006-02-22 -
科学家发现某些数学能力与生俱来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推测人的某些数学能力是天生的。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在能向爸爸妈妈展示之前,宝宝们可能早已掌握了抽象的数字概念。 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让20名7个月大的宝宝听2到3位女性同时说“看”这个单词,然后让他们看有两位女性和3位女性头像的录像画面。研究发现,宝宝们能在两幅画面中作出选择,盯着与听到声音数...
发布时间:2006-02-22 -
用同理心来倾听孩子诉说
孩子放学回到家,向你报告一件事:“我今天在学校被老师处罚……”身为父母的你会采取以下何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为什么?是不是你不乖!” 第二种反应:“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 第三种反应:“好了,不要难过,下次改进就是了。” 第四种反应:“看你的样子很伤心,愿不愿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对了,第四种反应是同理心的倾...
发布时间:2006-02-21 -
亲子沟通换种方式好处多
做父母的心里都明白,孩子越是长大,越是难以沟通,亲子间的沟通做为父母是要有些策略的,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女儿现在快4岁了,我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譬如说,吃饭问题、出去玩坐木马问题、赚钱忙得顾不上孩子的问题。 1、吃饭问题 有一段时间,女儿非常钟情于薯条,不管是麦当劳的还是肯德基的,...
发布时间:2006-02-21 -
令孩子反感的交易式沟通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形式大致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可以发现父母与孩子常常有诸如此类的沟通: *看看你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外面鬼混,每天三更半夜才回家,为什么不能早点回家呢? *房间老是这么乱,什么时候整理? *嘿,不要忘了喂小狗哦! *学校作业做完了吗?不要老是要我提醒。 *吃完饭,碗筷要自己收,为什么总是要父母来...
发布时间:2006-02-21 -
拒绝孩子的艺术
他们拒绝孩子的艺术,是充满理性的智者的艺术。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法儿不陷入那爱的“圈套”。 美国的家长尊重孩子,重在尊重其独立的人格,把尊严当做人的精神华衣赠送给孩子,让他披挂上阵,在社会交往中精神抖擞,充满自信。但这种尊重绝不能与无原则的迁就和放任等同。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能不看具体情况而有求必应。令笔者最感兴趣的是他们拒绝...
发布时间:2006-02-21 -
“人缘”教育得从小学抓起
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培养孩子的这种技能,家长与老师都责无旁贷。在这方面,小学阶段非常关键。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但是当孩子从家庭走向学校,需要与同学们相处时,却暴露出人际交往方面的弱点。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努力。 一位小学生的家...
发布时间:2006-02-17 -
做个善于和别人聊天的孩子
银实的牙缝中经常夹着辣椒粉。 “喂,银实,二楼的窗户着火啦!”每当银实的牙缝中夹着辣椒粉的时候,同学们就会这样告诉她。 “我的牙缝又夹着辣椒粉啊?真是的!” 银实擦掉辣椒粉,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这样已经算不错了。 有时候,银实会说:“我的牙缝又夹到辣椒粉啦?真烦!”然后就不管了。 银实总是这么随随便便的,不过她周围总会围绕...
发布时间:2006-02-16 -
武小锋事件
曾以市高考理科状元身份走进北京大学的武小锋,毕业后却因找不到工作,每天在家串糖葫芦卖。类似于陆步轩的悲剧再一次上演。 武小锋待业在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所学的预防医学是个冷门专业,就业门路狭窄;二是由于自卑心理导致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使他在面试中屡屡遭拒。而这两者恰恰折射出我们教育的功利主义取向。 当年高考后,武小锋...
发布时间:2006-02-16 -
父母对孩子说话的艺术
常在演讲场合中说到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技巧,例如假日想上馆子打牙祭,我问父母们是如何征询孩子的意见时,不少人的回答是:“你们想吃什么?”我认为父母说这话,是替自己找麻烦,因为意见一定很多,而且孩子的主意常改变,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更有不同的意见,再加上自己和配偶的喜好,于是常争执不下,甚至很难出门,即使决定了吃什么,仍会有人...
发布时间:2006-02-16 -
单亲家庭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针对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表现出来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点,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培训讲师郑萍女士说,这与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郑萍说,要让孩子有健康良好的心态,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
发布时间:2006-02-16 -
打开孩子情绪的瓶塞
孩子:“老师最讨厌了,每次都给这么多的作业,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 父母甲:“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呢,他也是为你好。” 父母乙:“老是想玩,考试快到了!” 父母丙:“听起来你很失望,是功课太多使你不能去玩吗?” 身为父母者,你会选择甲、乙、丙哪一种角色?父母甲是教训和解释的角色,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受;父母乙是指责和...
发布时间:2006-02-16 -
别让孩子把伤痕埋在心底
“我女儿昨天告诉我,她功课压力很大,觉得前途茫茫……” “我儿子在家常常一言不发,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知道在干嘛?” “我女儿埋怨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不像同学×××,大家都喜欢她。” “我孩子最近告诉我,他在班上人缘不好,大家都不理他,心里很难过。” 你碰过类似来自孩子的困扰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大多数孩子的情绪问题是生...
发布时间:2006-02-16 -
文静孩子也可能有多动症
上周三的“名医网上聊”邀请了新华医院张劲松副教授担任嘉宾,回答读者疑问。在专家看来,多动症并非只发生在淘气好动的孩子身上,很多文静内向的孩子同样也可能得多动症。 预防多动有招数 问:很怕生多动症孩子,该如何预防多动症? 答:(1)要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配偶时要注意对方是否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2)适龄...
发布时间:2006-02-15 -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刚进幼儿园上小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他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许多家长一定被一句话警醒着:“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的,求学,说远点,关系到就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幸福。读小学一年级,是人生的又一个起步,怎样成功跨好这关键的一步呢?许多父母对怎样进行入学前的准备教育颇为关心,...
发布时间:2006-02-15 -
语言暴力 难以消除的校园软性伤害
近日,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结果显示,分别有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和18%的高中生遭遇过教师的语言暴力。统计发现,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和39%的高中生认为,教师的语言暴力对其造成了心理伤害。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中学生王宇提起上学期期末遇到的一件事,仍觉得很郁闷。在学校例行的检...
发布时间:2006-02-15 -
让充耳不闻的宝贝学会倾听
随着宝贝一天天长大,让他静下心来听父母说话似乎越来越难了,小家伙不是充耳不闻,就是不合时宜地给你打岔,甚至有时候搞得父母很没面子。宝贝为什么会这样,又怎样让宝贝学会静下心来倾听呢? 宝贝充耳不闻的7个原因 1. 缺乏紧迫感 实际上,当父母对宝贝提出一些要求时,宝贝并不是听不到父母说话,也不是故意想惹父母生气,只不过,他完全按照...
发布时间:2006-02-14 -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两个字--习惯
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位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有一年孩子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的竞赛,带队的老师回来后很有感慨地告诉我们一件事:在去上海的轮船上,一天晚餐过后,同行的同学们都上甲板观风景玩去了,(大家谁都知道,如果在玩的时候,玩得最疯...
发布时间:2006-02-14 -
对孩子的假哭说“不”
案例: “我儿子四岁多了,喜欢哭,直到大人能满足他。早上起来就哭,不穿衣服,给穿上了自己会脱;不让妈妈去上班;不听大人话,想要什么就一定要什么。” 解析: 孩子的“哭”分很多种。有的是真哭,脆弱、无助时需要援助;有的“哭”是假哭,有目的,是一种示威和强调自我;有的孩子哭闹后会破涕而笑,这属于玩笑性的哭…… 解决哭的问题,首...
发布时间:2006-02-14